沪三甲医院:多数医生选择“鸵鸟式”回避压力
中国财经时报网| 2016-04-12 13:54:23

“上海大医院医生,为何这么累?”近日,由华山医院工会牵头的市医务工会重点课题《上海市三甲医院临床医务人员职业压力与倦怠状况及心理健康援助对策研究》发现,职业压力以及职业倦怠,已显著困扰着大医院医生身心健康,76%的医生在情感衰竭方面存在中重度倦怠,78.8%在面对服务对象和环境时存在倦怠,54.2%认为欠缺个人成就感。与固有认知有所偏差的是,现有医患关系,并未列入医务人员工作压力三大主因。

专科医院医生职业倦怠程度更高

《上海市三甲医院临床医务人员职业压力与倦怠状况及心理健康援助对策研究》持续8个月,涉及上海10家三甲医院临床医务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医技人员),其中6家综合性医院、4家专科医院。共发放调查问卷1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180份,有效率达98.33%。调查结果显示,在职业倦怠方面,专科医院医务人员明显高于综合性医院医务人员。课题带头人、华山医院工会常务副主席苏家春说,所谓职业倦怠,主要包括情感衰竭、去人格化、低个人成就感三方面。情感衰竭指工作没有活力与热情,去人格化指对工作对象和环境采取冷漠态度,低个人成就感指倾向于消极地评价自己。

专科医院医务人员为何倦怠感更强?黄志恒是儿科医院住院医师,入职6年。他告诉记者:“儿科医生压力大、风险大,收入待遇与付出不成正比,这会导致倦怠感。少子时代,1名患儿看病、6名家属陪同成为常态,医生心理压力陡增。”

苏家春说,综合性医院科室多,涉及疾病类别广,专科医院病种相对集中、医生面对的患者比较单一,容易产生倦怠;另外医学靠的是多学科综合诊疗,许多疑难杂症在综合医院可以通过多学科会诊集思广益,而专科医院可能只能靠医生个体,压力也相应增大。

医患关系并非是压力最主要来源

固有认知认为,当下敏感的医患关系,造成医务人员“压力山大”。调查发现,这一认知和实际并不相符。排在前三位的压力来源是:外部环境、工作负荷、职业发展。医患关系仅列第四位。

华山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医师陈勤奋从业25年。她说,医患关系并非如外界以为的敏感、紧张。很多时候,患者对医生的信任、理解,有时反而是医生坚持下去的动力。陈勤奋认为,压力最关键还是来自医生职业的属性。例如,工作时间长、医教研“三位一体”要求高,在家也难有闲暇时间,常常吃了晚饭后继续看病历、查文献等。

调查发现:31岁至50岁人群情感衰竭最强烈;急诊/重症监护室、儿科、妇产科等,职业倦怠感尤为突出;护士群体倦怠感强于医生群体。

多数医生选择“鸵鸟式”回避压力

过去一年间,74.4%的医务人员认为自己能有效应对压力;59.9%的医务人员又认为,工作压力普遍较大。透过这对矛盾可以看出,不少医务人员愿意选择“鸵鸟式”回避压力。多名三甲医院医生表示,临床、科研双重压力正日渐加重。临床上,患者数量持续增加、服务要求亦水涨船高;科研领域,课题、论文在职业发展中所占比重增加,“未来看不到出口,只能做好眼下工作”。

苏家春表示,“鸵鸟式”回避压力的方法,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是将情绪方面的压力掩藏起来。目前,以换位思考医患关系、提升医生心理成长为导向的巴林特小组(匈牙利精神分析学家巴林特在1950年创立,专门针对缓解医务人员职业压力的培训和研讨),在多家医院普遍推广。业内专家提出,巴林特小组在出现问题后缓解不良情绪方面不失为有效工具,但事先预防、发生问题时的及时干预等,也不该留白。医疗机构应主动为医务人员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全方位员工心理关爱,切实为医生减压。

分享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