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数字产业落地百城行”启动
培育数字产业人才,书写乡村振兴答卷。5月14日下午,“乡村振兴·数字产业落地百城行”活动,汇聚多方公益组织、社会机构、产业基金,在深圳湾创业投资大厦正式启动。
活动将通过2亿元的公益基金定向捐赠、200亿元的产业基金配套孵化、百亿平台的流量扶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数字产业化,以“数字人才振兴”为战略目标,通过“公益、产业基金+数字产业培育”双轮驱动,开展人才振兴教育创新,构建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生态振兴运营体系,提升公益产业化,助力乡村振兴数字产业化,为云、贵、川、渝、陕、甘、宁、桂等100个核心县市打造“一县一产双基地”的大数字产业矩阵和创新业态模式。
“乡村振兴·数字产业落地百城行”活动(执行方),德益(深圳)数字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CEO高梓寒先生发言:“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和时代担当,对此,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乡村振兴·数字经济百城行活动,是站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及促进法、党的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十四五规划”以及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等系列战略部署的高度,以“数字人才振兴”为战略目标、时代担当和智慧勇气,以“公益、产业基金+数字产业培育”双轮驱动为战略布局,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勇敢地迈出了富有探索性、创新性和前瞻性的坚定步伐。
“乡村振兴·数字产业落地百城行”主要分为两大行动,一是双基金驱动,培育孵化乡村振兴数字人才,构建“公益捐建数媒实训基地、产业基金双创孵化基地、配套数字全体系人才”多维度建设。依托中科院、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知名院校的技术和师资体系的支持,优化“现代化职业技术学校”和“民族非遗传承培训学校”教学方式,培育产学研一体化乡村振兴数字人才。活动预计到2025年,培育超10万数字人才、培训数字课程1000万人次、公益捐建100所校园公益数媒实训基地、建立100个双创孵化基地、申请超过1000项各类专利、孵化超过100个数字产业项目。
二是通过“直播电商+跨境电商”模式,实现“数字经济先导产业落地”,构建双渠道数字产业和双驱动产业数字生态产业布局,打造数字媒体新工厂体系,推动产业数字化发展。同时,科学配置本地特色产业布局,形成产业矩阵“生态链”,植入全新业态模式和强劲造血功能。将产业布局与生态环境、人文科技相结合,导入红色文化、民族特色文化、非遗文化等,实现产业振兴与人才振兴共融共生。
会上,深圳市广电公益基金会·乡村振兴双创基金主任张秋实表示,希望更多的爱心企业与爱心人士参与到乡村振兴公益活动中来,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她还向德益(深圳)数字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易亮(深圳)传媒科技有限公司、深圳申鲲科技有限公司颁发了“指定执行方”授权书,同时向开物成务文化科技(深圳)有限公司颁发了“公益先锋单位”荣誉证书。
为了更好的实现“乡村振兴·数字产业化百城行”的活动目标,本次会议上同时启动了由多家产业基金和公益基金支持和合作的中科未来孵化器和未来数字文化公益联合体。为更好的对接乡村振兴数字经济,提供数字技术内容服务,打造乡村振兴公益直播基地孵化集群、沉浸式商业新物种集群运营、元宇宙创新生态与落地全场景、IP资产数字化运营等,为乡村振兴、城市特色IP做贡献。
“乡村振兴·数字经济产业落地百城行”的活动,将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努力建成让全国人民引以为豪的新时代标杆,成为全国乡村振兴发展路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一面鲜艳的旗帜,一个引领发展的风向标!让活动在战略上有高度、文化上有深度、经济上有力度、视野上有远度,成为乡村振兴的坐标,并具有时代前瞻性、行业引领性和社会示范性。以优异成绩,向党和人民交上合格的时代答卷,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事业的蓬勃发展,尽献绵薄之力!
本次活动,由中华文化促进会科技文化委员会发起,中国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中宏网(广东媒体中心)、深圳大学艺术与科技跨界创新实验室、深圳市广电公益基金会·乡村振兴双创公益基金、深圳市广电公益基金会·时尚科技产业公益基金、深圳市尚泽公益基金会、深圳市福顺公益基金会、龙华区慈善会·佰事德慈善基金、中国企业家投资协会、亚洲数据集团孵化育成中心、中国电影人联盟集团、联想(北京)有限公司、德益(深圳)数字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易亮(深圳)传媒科技有限公司、深圳申鲲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喳喳科技有限公司等机构和企业共同参与了本次发起活动。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