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内外需的协同拉动下,行业复苏曙光已现。产品销量逐步回升,企业营收持续向好,新能源与智能化应用场景加快渗透……工程机械行业正逐步走出调整阶段,迈入新一轮高质量增长周期。
然而复苏进程仍伴随挑战:一方面,伴随国内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有量无利”成为不少企业必须应对的现实困境;另一方面,全球市场竞争升级,贸易壁垒与保护主义抬头,也为行业带来诸多不确定性。与此同时,绿色化转型、数智化跃迁、设备大型化与全球化布局四大趋势,正在深刻重塑产业格局,对企业的战略洞察和经营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站在全球工程机械行业变革的关键节点,企业应如何识别趋势、聚焦突破,将行业机遇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成长动力?又如何通过深化协同、优化布局,构建可持续的核心竞争力?
9月22日,以“主配协同,链通全球”为主题的CMIIC 2025工程机械产业大会在北京BICES2025展会同期盛大举办。众多行业同仁齐聚一堂,通过一系列详实、深度、权威的主题报告与分享,共同探索新形势下产业破局与增长之路,助力工程机械在全球舞台持续突破。
出席本届大会的嘉宾
中国工程机械学会 秘书长 周贤彪
中国液压气动密封件工业协会 秘书长 赵曼琳
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秘书长 贾晓雯
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 副秘书长 沈彬
中国设备管理协会工程建设委员会 秘书长 刘慧彬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工程农业机械分会 秘书长 于东科
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 工程物资设备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主任 刘福和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 预拌混凝土分会 会员部/会展部 主任 程超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知识产权工作委员会 秘书长 韩闻洋
太原科技大学 原副校长 徐格宁
吉林大学智能制造研究院 常务副院长 刘昕晖
哈尔滨工业大学 教授 姜继海
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博士 伍戈
工程机械行业资深专家、慧聪工程机械网首席高级顾问、华蚁创始人 薛小平
工程机械后市场资深专家、柚可信息科技联合创始人 叶京生
中交集团原供应链管理部 副总经理 张军
川崎精密机械商贸(上海)有限公司 董事长 陈爱明
山东云宇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科研所所长 尹贻亮
上饶市广丰区挖掘机行业协会 会长 刘云富
临沂市工程机械商会 会长 梁作磊
临沂市工程机械商会 秘书长 赵金虎 及商会各成员
北京精英智汇营销顾问有限公司 创始人 曾祥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阿灵顿分校EMBA项目中国区代表 博士 孔良
慧聪集团 海外事业部总经理 仇德勇
慧聪工程机械网 总经理 段鑫华
以及来自全国各地慧快修联盟、机主邦联盟成员
主办方致辞
慧聪工程机械网总经理 段鑫华
大会主办方慧聪工程机械网总经理段鑫华表示:作为工程机械全产业链一站式媒体服务平台,慧聪工程机械网的使命不仅在于传递信息,更在于搭建一个能够凝聚行业智慧、推动协同发展、赋能全球链接的高价值桥梁与平台。我们依托“内贸+外贸”双轮驱动,通过品牌传播、信息数据赋能、资源对接和跨境服务,全方位助力产业企业扩大品牌影响力、打通海内外市场、实现生意可持续增长。
工程机械是国之重器,是基础设施的脊梁,更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面对全球产业格局深度调整、智能化与绿色化双浪奔涌的新阶段,唯有深化主配协同、提升产业链韧性,才能于变局中开新局,于挑战中育新机。
领导致辞
中国工程机械学会秘书长 周贤彪
中国工程机械学会秘书长周贤彪对大会举办的意义和价值给予了高度赞誉。他表示:当前,我国工程机械产业正处在由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关键阶段,面对全球产业链深度调整、绿色低碳转型加速和科技革命浪潮澎湃的新形势,召开这样一场高水准、前瞻性的大会,意义非凡。
本次大会以“主配协同,链通全球”为主题,聚焦宏观政策、核心技术突破、全球化发展等一系列重大议题,准确把握了时代脉搏、切实回应了行业关切,充分体现了主办方和参与各方的远见卓识与责任担当。同时,大会汇聚了产、学、研、用各界的顶尖智慧,相信通过深入的交流与碰撞,必将为破解行业发展难题、凝聚未来发展共识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方向指引。
站位产业全局,把脉市场机遇
面对当前市场环境,本次大会站位产业链全局,围绕宏观经济市场、行业前沿技术以及供需赋能、国际化等多个议题展开,通过各领域权威大咖及专家的倾囊分享,为行业高质量发展开拓新思路与新路径,助力企业在这场时代变革中抢占先机、稳健前行。
《宏观经济与政策展望》
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伍戈博士
一直以来,宏观经济与政策形势对工程机械行业的运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伴随全球经济经历着复杂多变的格局,中国经济正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蕴含的挑战与机遇并存。在此背景下,工程机械行业企业如何把握政策总体脉搏和趋势?贸易壁垒如何破局?已成为行业同仁关心的重要课题。
大会特邀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戈博士带来《宏观经济与政策展望》深度解读。他表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正面临国内经济内卷化、房地产与基建需求放缓的挑战,但同时迎来全球产业链重构背景下的出海机遇。国内市场企业盈利承压,需依靠需求政策与供给侧改革协同发力;而海外市场尤其是亚非拉、中东欧等地因各国自主建设产业链的需求增长,为行业提供了重要发展空间。企业需统筹国内外市场,通过国际化布局突破当前周期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协同创新 智造未来:中国液压气动密封产业现状与主配协同发展报告》
中国液压气动密封件工业协会秘书长 赵曼琳
行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产业链上下游的通力合作。作为工程机械产业链中的关键零部件,液压气动密封产业在提升整体产业链的竞争力,推动高端制造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大会上,中国液压气动密封件工业协会秘书长赵曼琳受邀作《协同创新 智造未来:中国液压气动密封产业现状与主配协同发展报告》,详细介绍了液气密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发展趋势和当前主要工作等,并探讨主配协同发展的有效模式,助力企业优化产业链布局,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从“销出去”到“走出去”一工程农业机械的新机遇》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工程农业机械分会秘书长 于东科
依托日益坚实的技术协同与完整产业链优势,我国工程机械与农业装备企业正加速“出海”步伐。然而,如何从传统的“销出去”真正迈向可持续、本地化的“走出去”依然是个问题。
在这一关键转型背景下,大会特邀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工程农业机械分会秘书长于东科,带来题为《从“销出去”到“走出去”——工程农业机械的新机遇》的主题分享。
于东科秘书长指出,中国相关企业已进入“不出海,即出局”的发展阶段。尽管行业龙头海外收入占比超过50%,实现了深度国际化,但大多数中小企业仍面临国际化能力不足的挑战。在全球经济面临下行压力、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他提出企业应跳出单纯货物出口的思维,转向以投资带动本地化生产、嵌入全球产业链的新模式。他强调,企业需高度重视国别政治风险,以自身实力为基础稳步拓展新兴市场,通过主动布局海外产能,在全球供应链重构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权。
《中国工程机械春天到来还需3-5年?》
工程机械行业资深专家、慧聪工程机械网首席高级顾问、华蚁创始人董事长 薛小平
作为多次精准预判行业发展趋势的“风向标式人物”,薛小平老师对市场周期、产业链变迁和企业战略有着独到见解。当前,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行业的迷茫与不确定性仍在弥漫,中国工程机械的春天究竟还有多远?
会上,特邀薛小平老师带来《中国工程机械春天到来还需3-5年?》主题分享。他表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正处在数据与体感背离、短期反弹与长期不确定性并存的复杂阶段。行业整体面临内卷加剧、产能过剩和全球化挑战,虽具备显著竞争力,但复苏节奏与未来格局仍深受宏观环境及外部风险影响,走向尚待观察。
聚焦前沿技术,共话产业未来
技术是工程机械行业安身立命之本,更是驱动产业未来发展的核心引擎。为紧扣市场绿色化、智能化的发展脉搏,引领行业技术变革,本届大会特邀多位顶尖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分享前沿洞察与落地实践经验。
《分布式混合驱动电动工程机械工程应用》
吉林大学智能制造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 刘昕晖
要在国内外市场立足,技术创新始终是核心驱动力。当前,电动化已成为工程机械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本次大会特邀吉林大学智能制造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刘昕晖就《分布式混合驱动电动工程机械工程应用》这一主题进行了分享。
刘昕晖教授在演讲中指出,工程机械电动化的发展一方面受到政策推动,另一方面也因其在运营成本上的优势而加速推进。但他同时强调,电动化本质上是动力形式的替换,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新能源突破;加之目前国内电力结构仍以火电为主,电动工程机械在实际运行中的环保贡献仍然有限。
他还提到,工程机械电动化技术在推广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如作业环境恶劣、载荷变化大、充电基础设施不足等。因此,电动化更适用于城市或固定场地内间歇性作业的设备。
针对这些技术难点,刘昕晖教授介绍了其团队研发的分布式混合驱动技术。该技术采用电-液混合调速和独立驱动单元控制执行器,目前已与相关企业展开合作,进行了样机测试,旨在进一步提升电动工程机械的综合性能与工况适应能力。
《AI赋能工程建设设备管理》
中国设备管理协会工程建设委员会秘书长 刘慧彬
智能化工具正全面融入工程管理的各个环节,从数据驱动决策、智能风险预警,到流程自动化与全景可视化呈现,AI不仅深刻变革了传统管理模式,更成为企业降本增效、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核心引擎。
中国设备管理协会工程建设委员会秘书长刘慧彬受邀分享《AI赋能工程建设设备管理》主题报告,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在工程建设设备管理中的实际应用。
洞察海外机遇,共话出海新途
近年来,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国际化发展迈入新阶段,正实现从“走出去”到“走进去”的关键跨越。行业出口额连续四年保持快速增长,全球市场布局持续深化,国际竞争力稳步提升。会上,多位专家深入分享了海外实战经验,围绕当前国际市场中的机遇与挑战——包括本地化运营、合规经营、供应链优化等核心议题,进行了系统解析与探讨,为更多企业高质量“走出去”提供了具备参考价值的路径与策略。
《主配协同高端液压品牌如何助力主机全球化发展》
川崎精密机械商贸(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爱明
主机品牌“出海”,离不开核心配件的“强力支撑”。作为一家跨越百年的企业,川崎早已超越传统零部件供应商的角色,在全球市场深耕多年,积累了深厚的国际化运营经验与跨地域协作智慧。
大会上,川崎精密董事长陈爱明受邀以《高端液压品牌如何助力主机全球化发展》为主题,分享川崎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实战经验与系统方法论,为行业提供可借鉴的发展路径与战略思考。
《中企海外服务和配件的痛点与机遇》
工程机械行业后市场资深专家、柚可信息科技联合创始人 叶京生
近年来,中国工程机械出口增长迅速,国产设备在性能及电动化、智能化等方面已具备显著优势。然而,随着海外市场持续扩张,售后服务和配件供应短板日益凸显——响应慢、缺件频繁、库存效率低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客户信任与国际品牌形象。与此同时,对比收入占比较高、体系成熟的国际品牌后市场,国内企业仍普遍陷入“后市场是伪命题”的认知误区,过度依赖价格竞争,却忽视与配套商协同出海和本地化生态建设。
针对这一现状,工程机械后市场资深专家叶京生老师受邀带来《中企海外服务和配件的痛点与机遇》主题分享。他指出,中国企业必须从“只卖设备”转向“服务与设备并重”,通过主配协同、全球供应链资源整合和本地化服务网络建设,系统提升海外服务响应与客户满意度。唯有转变思维,将后市场视为长期战略,与供应商、当地服务商共同构建可持续的服务与配件体系,才能真正实现从“走出去”到“站稳脚跟”的跨越,推动中国制造在全球市场实现价值共赢。
《构筑知识产权“防火墙”: 工程机械出海的风险壁垒与应对战略》
中关村储能产业联盟知识产权工作委员会秘书长、比目鱼资本高级合伙人、北京展达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 韩闻洋
当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开拓全球市场时,在显性的技术与服务竞争之外,更需警惕由知识产权构筑的“无形高墙”。从产品的外观设计、核心技术专利到海外商标注册,任何一环的疏忽都可能引发昂贵的侵权纠纷,甚至导致产品禁售、市场准入受阻。
为此,大会力邀中关村储能产业联盟知识产权工作委员会秘书长、比目鱼资本高级合伙人/北京展达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韩闻洋女士带来《构筑知识产权“防火墙”:工程机械出海的风险壁垒与应对战略》主题报告,为企业家们提供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预警和战略防御指南。她谈到,将知识产权管理提升至战略高度,变被动应对为主动布局,才能真正将合规转化为出海的竞争优势。
《数智出海,链接全球:工程机械企业外贸获客增长引擎》
慧聪集团外贸事业部总经理 仇德勇
依托产品升级与本地化的布局,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展现出强劲韧性,为行业持续增长注入新动力。然而,复杂的国际环境、政策经济壁垒与本土化挑战,也使不少企业在出海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如何以更低风险、更高效率拓展全球市场,已成为企业高度关注的核心议题。
慧聪集团外贸事业部总经理仇德勇基于慧聪多年海外布局及为企业外贸出海赋能的实战经验,带来《数智出海,链接全球:工程机械企业外贸获客增长引擎》主题报告,从多个维度为企业提供切实可行的出海策略与方法,全方位助力企业提升外贸业务能力。
慧聪工程机械网凭借25年的行业积淀与AI精准获客系统,推出数字化出海新方案,为企业提供独立站、社媒与广告的一体化运营服务,已成功助力众多企业低成本、高效地触达全球买家。
优企案例推介,实战经验面对面
《匠心驱动 全未来场景》
山东云宇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科研院所所长 尹贻亮
云宇集团作为供应链上的重要参与者,始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敏锐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持续拓展业务边界,积淀了深厚的产业实力与品牌底蕴。在日新月异的工程机械行业中,这家老牌企业不仅稳扎稳打,更主动拥抱变革,展现出强劲的创新活力与战略远见。
会上,山东云宇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科研所所长尹贻亮带来《匠心驱动 全未来场景》主题演讲,深入分享分享一家老牌工程机械企业如何以创新和匠心,驱动应对未来多元场景的解决方案。
如今,云宇已拥有百余项专利,市场占有率超40%,与三一重工、徐工等百余家头部主机厂深度合作,持续以技术创新驱动未来多元场景的解决方案,携手合作伙伴共创发展新前景。
自2010年至今,CMIIC工程机械产业大会已成功走过十五载光辉历程,始终秉持“与行业同频共振,助力产业链协同发展”的使命,大会实现了从配套件到全产业链的资源整合与价值提升。持续推动工程机械产业向更高层次、更广领域迈进。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与产业变革深水区,本届大会汇聚了众多富有远见、勇于担当的行业专家与企业领袖,致力打造集思想引领、资源对接、战略协同于一体的高端交流平台,为工程机械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不断的智慧动力与创新活力。
“主配协同,链通全球”——CMIIC2025工程机械产业大会不仅是一场行业盛会,更是凝聚共识、携手前行的重要契机。未来,CMIIC将继续与全球工程机械同仁一道,共探增长新动能、共塑产业新格局、共赴绿色与智能交融的新未来!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