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资讯:弘信电子:控股子公司再获两份算力合同,大额订单能否转化为对应的业绩?
深圳商报·读创| 2025-06-30 20:04:36

6月30日晚间,上半年人气“妖股”弘信电子(300657.SZ)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甘肃燧弘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与X公司签署《销售合同》,合同含税总金额为1.90亿元人民币;甘肃燧弘绿色算力有限公司与Y公司签署《服务协议》,协议含税总金额为1.84亿元人民币。

“本次签署合同有助于公司在算力业务领域提升市场占有率及品牌影响力,进一步强化行业领先的品牌优势,为构建可持续的算力服务生态奠定坚实基础。”弘信电子认为,本次合同的顺利实施将对公司的经营业绩、技术积累、客户资源、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就在上个月的5月19日,弘信电子披露,公司控股子公司厦门燧弘系统集成有限公司与B公司签署了《技术服务合同》,合同含税金额为1.77亿元人民币。厦门燧弘将为B公司提供算力服务,并确保符合国家及行业管理规范。另一个控股子公司燧弘人工与X公司签署的《硬件采购合同》,合同含税总金额为3.85亿元人民币,主要涉及算力设备的采购。


(资料图)

实际上,弘信电子2023年才开始布局AI算力服务器的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其原是柔性电路板(FPC)龙头,主营业务是柔性印制电路板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产品以各种高精密度的挠性印制电路板产品为主。

公司的AI业务包括AI硬件研发、生产制造与AI算力资源服务两大板块。根据2024年年报披露,该公司已投产的燧弘人工AI算力服务器智能制造一期工厂,年产能可达2万台高性能AI服务器。

2024年,公司接连签下大单。与首都在线签订首期不低于2000万元、3年预计达到3亿元的算力资源服务订单。与深圳某企业签订 1.35 亿算力服务订单,未来三年算力业务合作预计达 10 亿元。

算力订单成为公司扭亏的“神器”。受制于近几年消费电子需求的疲软,该公司业绩从2021年到2023年连续亏损3年,累计亏损10.12亿元。

2024年,弘信电子实现营业收入58.75亿元,同比增长68.91%,归母净利润由2023年的亏损4.36亿元转为盈利5681.57万元,增长113.05%,实现扭亏为盈。

值得注意的是,AI算力在2024年开始贡献业绩。公司算力及相关业务2024年实现收入19.88亿元,同比增长5303.3%,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从1%快速提升至33.84%。毛利率达到19.72%,远高于FPC业务的4%。

今年一季度,弘信电子实现营收15.87亿元,同比下降4.97%;净利润680万元,同比下滑75.8%。算力业务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16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约为45.1%。

公司高管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算力业务今年第一季度毛利率环比下降1.62个百分点。主要是从2024年第一季度至2025年第一季度以来,整体行业由供给小于需求逐渐回归到供求平衡,由此AI服务器销售的毛利率呈现动态波动下降的趋势。算力资源服务需要提前购买服务器,产生大量融资成本和管理费用,但是收入会在未来4-6个月开始体现,这部分成本对一季度影响也不小。

不过,算力业务的烧钱属性也导致公司现金流吃紧。2025年一季度,该公司经营现金流净额为-2.95亿元,筹资活动为5.83亿元,同比增长12倍。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资产负债率达到78.85%,进一步提高。公司货币资金为3.78亿元,同比减少42.08%,短期借款和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合计高达13.56亿元,偿债压力较大。

来源:读创财经

精彩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