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财产难公开 改变观念是关键
| 2014-08-18 12:29:00

  8月11日,哈尔滨市提出,拟提拔考察的人选,须公开收入、汽车、住房等个人资产。这是5年来,第3个试点官员财产公开的省会城市。(8月18日 新京报)

  据统计,5年来全国近40地区试点官员财产公开,但截止目前,超半数试点地区的公开都是“昙花一现”,已偃旗息鼓。看似简单的官员财产公开,推行效果这么不理想。除了制度不健全,监督跟不上,政策无延续性,公开内容、方式单一等原因,笔者认为,根源还是观念有问题。要扎实推进官员财产公开,正视问题,改变观念就是一堂必修课。

  谁的观念有问题?官员和社会公众都有。

  先说官员,作为制度的执行者。往往会出现支持和不支持公开两种情况,支持公开的往往是那些内心无愧的官员,觉得公开就公开,通过公开既可以让社会公众了解其真实生活情况,也能遏制腐败,毕竟人正不怕影子斜。其最关心的问题不是该不该公开,而是自己和家庭的隐私能否受到保护。不支持或敷衍公开的往往内心有鬼,怕公开,毕竟一公开,诸多不光彩的行为就会曝光,自己就会成为纪委重点关注的对象,公开就是典型的自寻死路,必然会想尽办法抵制或敷衍公开。

  再说社会公众,作为官员财产公开工作的监督者之一。由于官员财产公开范围有限,社会公众查询难,查实更难,即使对外公开了官员的财产也多是纸上的文字,对于普通公众来说监督根本无从着手。渐渐的,公开就成为了一场秀,公众也产生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消极思想。

分享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