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下午,宁夏电力公司宁东供电局下属企业,宁夏天净东宏电力公司总经理张强,带员工到石嘴山市供电局下属企业隆鼎千和公司商谈公务,之后隆鼎千和公司招待晚饭,席间,一桌人喝了多瓶白酒。第二天早上,同行人员酒醒后发现张强已不省人事,随即拨打120,急救人员赶到现场,确定人已死亡,死亡原因为酒后吸入性窒息。(8月26日 新浪网)
连日来,网络报道的公务员酒后猝死事件层出不穷。先是黑龙江原副省级干部付晓光因私公款消费,造成陪酒人员“一死一伤”;再是广西一副镇长上任首日,便在食堂喝“接风酒”死亡;还有仁化县人民法院副院长蒙万庭在公务宴请后猝死在返家途中。这些悲剧的发生既是一个家庭的损失,也是国家和社会的损失,更要必须引起我们的深刻反思。
中国的酒文化之盛已非一朝一夕,“烟搭桥酒铺路”俨然成立官场中的“潜规则”。为了争取项目资金,就必须要经受得住“酒精的考验”,虽然身不由己,但也要故意为之。然而以牺牲生命为代价争取的项目资金是否是过犹不及?公务员频频的酒后猝死事件又置党和国家的形象于何处?“四风”整治又如何能从严从实?
十八大以来,中央相继出台各种禁令坚决纠正不正之风,可谓战果斐然。但顶风作案、“暗渡成仓”的人仍不再少数。干部酒后猝死作为其中的一个典型,毁的是自己身体,伤的是干群关系,可以说百害无一利。“四风”的顽疾难除,一是说明干部思想认识上还存在不足,心存侥幸;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制度建设上还有缺失,小饭馆、农家乐、单位食堂等这些身着“隐形外衣”的消费场所还需进一步加强监管,公务接待“无酒不欢”的陋习还要进一步根治。只有做到了思想认识和制度建设“双管齐下”才能保证“四风”问题得到有效遏制。
作者:杜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