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化视角下金融支持连片特困地区的政策思考
金融时报| 2014-12-03 11:05:35

湘西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地处湘鄂渝黔四省市交界处,辖7县1市,国土面积1.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90万,其中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人口占78%,是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重点地区。虽然近年来湘西州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贫困程度大大缓解,但由于受历史、自然条件和经济结构等影响,湘西州的扶贫任务依然艰巨。从金融来看,主要表现为人均金融资源占比低。至2013年末,湘西州人均存款21541元,仅相当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的53.62%和27.37%;人均贷款8874元,仅相当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32.73%和15.76%。2014年,人行湘西州中支加大了对扶贫工作的支持力度。

人行长沙市中支出台了《关于金融助推湘西州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加大再贷款、再贴现、存款准备金率等货币政策工具的支持力度。鼓励单列湘西州涉农、小微企业信贷计划,适当扩大湘西州分支机构贷款审批权限。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改善金融服务,积极探索落实差别化信贷政策。目前,在创新服务方式、放宽信贷准入、实行利率优惠、建立工作机制等方面都已取得有效进展。

灵活运用政策工具,加大对薄弱领域支持力度。为满足湘西州涉农企业及农户对信贷资金的需求,人民银行湘西州中支向农信社(农商行)发放支农再贷款2.1亿元,增加了金融机构的支农资金实力。执行人民银行总行和长沙中支对农合机构(农信社和农商行)实行13%~15%的优惠存款准备金政策,增加可贷资金近10亿元。2014年1~6月,全州涉农贷款新增14.94亿元,同比增长19.66%,快于全部贷款增速1.39个百分点;新增小微企业贷款3.09亿元,同比增长20.82%,快于全部贷款增速2.55个百分点。

推进金融产品创新,缓解抵押担保难题。各金融机构将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创新和支持扶贫开发相结合,相继开办了林权抵押贷款等10余类信贷品种,截至2014年9月末,全州农村金融产品创新贷款余额6.06亿元,同比增长44.3%。全辖金融产品创新已覆盖了100余个乡镇,受益农户达67317余户,同比增加了3420户、受益企业120家。

改善金融发展环境,推动经济金融和谐发展。一是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二是大力推进政银企对接。

由于经济金融发展总体水平相对较低,在湘西州等处于深度贫困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扩大金融投入,面临着比东部发达地区、中部地区及一般的西部地区更多的障碍。一是经济金融弱质性与货币政策的普适性难融合;二是产业发展水平与信贷政策的统一性难对接;三是优惠政策实际落地与差异化监管要求难统一;四是财政资金配套能力与财税政策扶持难匹配。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货币政策突出扶持性。制定有差别的再贷款和再贴现政策。通过适度放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可贴现票据的种类,放宽再贴现条件,扩大票据贴现业务。增加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再贷款、再贴现限额,适当延长再贷款期限,提高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支小再贷款不纳入法人金融机构合意贷款额度,单独进行核定,提高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申请支小再贷款和发放小微企业贷款的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完善“三农金融事业部”考核方式,推动单独下达经营计划、经济资本、信贷规模、费用配置和固定资产投资指标的“五个单独”政策落实,合理设置风险容忍度,提升激励和导向作用。

信贷政策突出倾斜性。各金融机构特别是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总行应根据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特色产业及经济金融发展情况制定区域性的优惠信贷政策,在制定信贷指导计划时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信贷额度予以适当倾斜,加大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力度,以促进特色区域竟争力快速提升。

监管政策突出针对性。进一步完善差异化的区域监管政策,引导全国性银行机构加大系统内信贷资源调剂力度,从授信审查、资金调度、绩效考核等方面对贫困地区给予优先支持。降低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机构设立门槛,优先支持机构到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设立分支机构,并严格实行东西部挂钩政策;适当降低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村信用社改制农商行在不良贷款率等方面的准入标准,鼓励农信社根据当地情况和自身发展状况,加快改革发展步伐。建立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银行,统筹片区扶贫开发资本的运作。规范和发展民间融资,鼓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对庞大的民间资本进行有序的引导和利用。完善两民企业贴息制度,放开贴息行资格。

配套政策突出区域性。一是加大中央财政对农村金融的支持力度,成立专项基金用于农村金融的扶持。二是要加快中央财政支农资金的整合。转变现行的财政直接支农方式,建立财政激励金融支农的长效机制。三是降低税收优惠门槛,实行普惠制。四是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大力推广使用信用报告,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加强金融风险监测与评估,切实防范金融风险,营造金融发展的良好环境。

分享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