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自贸试验区”)于2013年8月由国务院批准设立(国函[2013]93号),2013年9月29日正式挂牌。自贸试验区肩负着我国在新时期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探索管理模式创新、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的重要使命,是国家战略需要。自贸试验区成为我国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贡献。
9月29日,林毅夫应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邀请,为同学们带来了题为“自贸区建设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演讲。
主讲人简介
林毅夫,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荣誉院长。原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高级副行长、全国工商联专职副主席。
非常高兴有机会到上海财经大学来参加这个讨论会,并跟大家介绍一下我对新结构经济学和我们国家产业政策的想法。
我觉得今天的这个会议很重要,刚刚谈上海自贸区一周年,主要是实践方面的。我想从理论的方面来谈一下我的看法。而且我觉得理论和实践当中,我们改革开放到现在35年过去了,取得的成绩非常的巨大。把中国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到去年年底人均收入6800美元,全世界的最大的贸易体,成就是非凡的。但是我们现在还是一个中等偏上收入的国家。“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两个翻一番的目标,就是国民生产总值要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城乡人均收入也是要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城乡人均收入2010年4400美元,翻一番是8800美元,要达到这翻一番的目标,平均每年的经济增长速度是7.3%。7.3%在国际上面来看是一个非常高的增长数字。当然跟过去平均每年9.8%的增长比起来是中高的增长。
如果这个目标能够实现的话,我相信人民币会继续升值。所以很可能到2020年的时候(加上人民币的升值),我们的人均收入可以达到12700美元。按照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指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700美元的是高收入国家。当然和美国、欧洲的人均收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万、5万美元还是有差距的。从二战开始能够从低收入进入到中等收入再进入到高收入,到目前为止只有两个经济体,一个是韩国,一个是我们的台湾。从中等收入进入到高收入的经济体有13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到2008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能和美国缩小超过10百分点的只有28个经济体,当中12个是石油输出或者是矿产资源大国。另外还有18个经济体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到2008年,人均收入和美国不仅没有缩小,而且扩大了超过10个百分点。所以从这样来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200多个发展中国家当中近180个是一直陷入在低收入陷阱和中等收入陷阱。所以我们是很幸运,这35年的改革开放,使我们从低收入陷阱进入到中等收入。
但是,从历史经验来看,能够从中等收入进入到高收入的就是那么几个,除了西欧周边的8个,就是亚洲那5个,所以数量是非常少的。我觉得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到现在,之所以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绩效那么差,并不是他们不努力。在这一点上,我在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任上深有体会,我觉得我作为中国新一代的知识分子,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应该贡献知识。这个是儒家文化的影响,我过去总是这样认为的。但是我到世界银行担任首席经济学家以后跑过很多国家,我觉得每个发展中国家和知识分子和中国的知识分子是一样的,都希望让他们的国家能够实现现代化,所以每个国家都是有他们的梦,每个国家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都进行了非常多的努力,但是成功的很少。
我发现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从二次世界大战至今,我没有发现一个经济体是按照西方主流的经济理论制定政策最后成功的。那几个少数成功的经济体他们的政策在推行的时候,以主流理论的眼光来看都是做不到的。当然我不是说违背主流的理论来制订政策就是一定可以成功。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只有日本是例外,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这么大的经济体取得了35年平均9.8%,我想在成功的经济体背后应该有共同的愿望,我觉得这是我们知识分子的共同责任,也是一个机会。
我今天谈发展经济学的角度提出几个,一个是我们现在对主流的发展理论必须进行反思,固然国外有很多大师级的经济学家对发展理论研究有很多贡献,但是他并没有真正帮助发展中国家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所以我们应该对现有的主流理论进行反思,反思的目的是为了提出一个新的,更好的理论。我尝试提出一个叫新结构经济学作为发展经济学的第三步思潮。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很重要的结合点就是产业政策。我尝试提出一些新的框架、新的想法,希望对我们国家的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我们作为一个中等偏上收入的国家,向高等收入国家迈进的时候,从新的理论框架出发,希望能够给我们国家的具体政策制定有所参考。
我们为什么要反思发展经济学呢?已经有那么多大师,他们的主要贡献是在发展经济学,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反思呢?我们要了解现象背后的逻辑是什么,理论是帮助我们认识现象背后的因果。但是认识世界不是一个逻辑游戏,我想特意的跟在大学里面工作和在大学里面学习的学子说,我们经常发现的问题是:满足于逻辑认为它是真理。其实我们认识世界的原因是为了改造世界。
因此,应该是根据这个理论,不管是从国家,从社会,从企业,从个人,根据这个理论来做决策,做选择,然后应该达到理论给我们预期的效果。一个比较现代化的社会,一个比较和谐的社会,应该能够帮助我们自己摆脱贫困。尤其是经济学家如果你只满足于逻辑的漂亮,数学模型很漂亮,那么应该去读数学不要读经济。
我们学经济学的目的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那么为什么要反思呢?如果一个理论不能帮助我们认识世界,比如说为什么有一些国家是贫穷的,或者是根据这个逻辑所制订的政策不能达到所预期的效果,甚至按照理论做政策,结果比原来还糟,在这种状况之下,我们应该对这样的理论产生怀疑,进行反思,看看能不能改进。
从2008年以后,对主流经济学的反思在国际上是一个非常热门的议题。2008年金融危机,事前基本上没有人认识到,即使有几个讲预测到了危机的发生也是瞎猫碰到死耗子。危机已经6年过去了,发达国家还没有走出去,因为大家没有预测到危机产生,或者是预测到危机产生,但按照主流理论无法应对。所以大家就对现有的主流理论进行了反思。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原来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纷纷摆脱了原来殖民地国家的影响,取得政治的独立,开始自己国家现代化的建设。因为这个需要,发展经济学就出现了。最先出现的发展经济学是结构组织。当时看到发达国家,产业技术非常的先进,产业技术都是大规模的、很密集的。发展中的现象是农业社会,是依赖资源型的经济。把这两个经济一做比较就知道,发达国家的劳动生产力非常高,所以社会水平高。发展中国家的特性决定了劳动生产力水平很低,所以收益很低。这个现象大家是可以观察到的。但是为什么发展中国家没有像发达国家那些大产业呢?当时说由市场配置资源,大规模的产业发展不起来。所以当时提出的理论是要变成现代化的国家就必须发展大规模的产业。
政策定位也非常的清晰,所以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主义国家在斯大林模式下推行这个政策。包括新独立的、新摆脱殖民统治的国家推行的政策都是一样的,都是靠政府直接动员,支援,去发展现代化的大厂。导致的结果就建立起现代化的大工业体系,但是有一段时间投资拉动经济快速的增长,跟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由于没有达到赶上发达国家的愿望,而且差距越来越大。后来到了70年代末我们开始改革开放的时候,就出现了第二版的经济学叫新自由主义。导致资源配置错误,由于政府的干预,创造了很多潜在的租金,在这种状况之下没有向发达国家那样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没有向发达国家那样能够让市场经济良好运行的体制安排,包括产权,市场化,制度化。所以第二版的发展经济学提出政府退出市场,建立完善的向发达国家一样的市场经济体系,而且完全推行理论模型。
我们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时候,有一篇文章讲对于发展中国家以及社会主义国家怎么向市场经济转型,80年代、90年代,大家都是按照那样来改的,导致的结果是社会主义崩溃,危机不断,拉丁美洲国家,南亚国家,非洲国家在推行华盛顿改革以后,比60年代的平均增长率低,而且危机发生的频率比60年代、70年代高。就是说整个经济绩效比60年代、70年代的绩效还差。有一些经济学家就称之为迷失的20年。
在这个时间里面有少数几个成功案例。当时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发展的非常快,成为新型市场经济体。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从劳动性密集的、小规模产业开始,这些产业有竞争力,靠出口,不是用政府主导的方式发展现代化的产业。尽管这种政策在当时认为是错误的政策,结果成功的是他们。到了80年代、90年代以后大家都在转型,社会主义国家转型,所有的发展中国家都在转型,成功的非常少。我们中国大陆是一个,还有越南,以及70年代比我们还早就开始转型的毛里求斯,这些经济体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推行的都是渐进的、双轨的模式。80年代、90年代这种转型方式被认为是最糟糕的转型方式。当时普遍的看法是计划经济不如市场经济,最糟糕的经济是双轨制经济,这个可以从文献当中查出来。但是现在成功的竟然少数几个就是采取最糟糕的转型方式的经济体。
这些经济体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是市场经济就转向市场经济。亚洲四小龙最开始就是市场经济,而且政府都发挥积极的作用,日本政府发挥积极有为的作用,我们政府也发挥积极有为的作用,所以从政策框架,社会体制方面来看积极有为不是结构主义的,也不是新自由主义的只强调市场而忽略政府。现有的理论似乎可以解释国家为什么失败。但是根据这个理论来制定政策结果更糟。这种情况下我们学习经济的目的是为了改善我们的社会,必要时反思我们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