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顿奢华培训中心需聚焦“买方”市场
| 2014-09-15 09:15:00

  清理整顿培训中心被纳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范围后,各地纷纷采取措施落实。然而,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采访发现,各地清理整顿进展参差不齐,一些地方“我行我素”,公款吃喝、奢华消费仍以低调、隐秘的方式持续。(9月14日 新华网)

  干部培训中心整顿至今,通过大规模的整治,各种高档会所、度假中心成为了重点整治的对象,许多会所要么做起了低端产品,要么转行做了其他生意,甚至有的直接关门大吉了,因为作风建设的这股清分,让许多高档餐饮业也受到了冲击,甚至被称为了“寒冬”。

  然而,就在这样严肃整治的背景下,仍然还有许多“漏网之鱼”,比如前段时间报道的:有北京“后花园”之称的昌平区,除了拥有便于游客住宿休闲的多个度假村、森林公园,十几个培训中心、会议中心同样集中于此。深圳一些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建设的多处培训中心因为占据当地最美海岸线引发关注。40多家挂牌培训中心分布在黄山等山岳型景区的周边。这些躲进了景区的培训中心,几乎成了公款消费的藏污纳垢之所。

  这些漏网之鱼之所以存在,固然与这些培训中心本身“隐身”有关系,让整治工作延伸不到那里去,或者整治不了,但更重要的,却是这样“我行我素”清理整顿背后的“冰火两重天”。

  一方面,各地花大力气整治奢华会所,表面上看让这些会所陷入了生意的“冰点”,让一些干部不敢继续行奢靡浪费之风;另一方面,确实奢华会所转战更加隐蔽的地方,更加隐蔽的方式,这种转战让公款吃喝、公款消费继续保持了“沸点”。

  而这样的“冰火两重天”之所以会出现,光是整顿会所本身作用不大,正如经济学中的一个简单道理:有需求就会有供给,之所以这些披着培训中心“皮”的会所会这么火,还在于当地的一些政府部门和干部对这样的奢靡有需求,正是因为他们没有停止奢靡,所以才会让会所继续风光。

  因此,不妨换个角度来思考问题,把目光聚焦到“买方”的市场上来,看一看到底是哪些部门、哪些干部还在顶风违纪,还是奢靡享乐,把这些典型抓出来,把这些干部严肃地惩治,让他们真正感受到作风建设的严肃性。

  同时,严格把关资金的审签和审批等,把每一笔公款都整明白,让那些糊涂账报销不了,让那些有猫腻的账目没有生存的空间,同时加大公开力度,让财政支出更加透明,让群众看到“钱都去哪里了”,如此,才能“釜底抽薪”,让变身培训中心的奢靡会所没有生存余地。

  张述

分享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