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流动性紧张升级 短期降准预期再起
离年末、月末、季末“三点一线”的时间窗口不到两周,面对央行在公开市场继续“无为”,奋战在一线的资金交易员已提前感到了紧张。
昨日接受记者采访的交易员表示,央行周二主动投放逆回购仍未现身,加剧了市场对年末资金面的紧张情绪。不过,根据以往央行在新股申购来临前进行资金投放的经验,市场人士对央行继续各类资金投放甚至降准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货币市场一度“钱难求”
“早盘时,不少大型商业银行一度停止融出资金,令资金面情绪骤然紧张。”北京某大型基金公司债券投资经理告诉记者,虽然午盘后又涌现很多买盘,但由于政策性停止融出,依旧没有新的融出机构,市场一度陷入“一钱难求”的困境。
上证报记者了解到,昨日货币市场资金面全天维持紧张,直至3点半后才有少量隔夜资金融出,但许多机构依然临近收盘时,才艰难平了“头寸”。
出现此景的背景是,16日央行在公开市场继续零操作,一些市场人士期盼的逆回购也未出现,而面对本周公开市场到期量为零,央行在公开市场的“无为”加剧了紧张情绪。
数据显示,昨日银行间市场资金价格全线上涨,涨幅最大的为14天和2月以上各长期品种,最多上行30个基点。同时,面对本周四即将开始的IPO申购,交易所各期限回购利率也全线上涨,上交所7天回购利率收盘高达7.25%,高出银行间7天回购利率逾300个基点。
业内人士称,本周资金面面临的不利因素主要有三。首先,周四开始的第7批IPO收购预计冻结资金量或创年内高峰;其次,近期人民币即期汇率加速贬值,资金外流或加大,11月新增外汇占款萎靡;第三,银行年末仍有冲存款压力,存款偏离度考核下,不排除一些银行提前“拉存款”从而令流动性收紧。
此外,市场人士预期,12月财政存款的投放或不及往年。中金债券团队测算,今年前11个月累计的财政盈余低于2009年到2013年的平均水平,意味着最后一个月可以净赤字的规模受到限制,财政存款的投放规模或不及往年。
央行多重工具齐上阵
面对上述资金面不利因素,央行也多重工具齐上阵,以熨平资金面波动。继上周市场传闻央行通过国开行投放千亿资金后,本月央行将二度开展国库现金定存招标,周四向市场投放资金600亿,期限为跨春节的3月期品种。
此前,财政部和央行的国库定存招标通常一个月开展一次,但在资金面紧张时例外,如今年的1月和7月,都曾一个月开展了两次,旨在向市场注入流动性,缓解阶段性资金压力。
今年9月末、10月末IPO密集来临时,央行均通过MLF以及下调正回购利率的操作,来呵护市场资金面,在此背景下,一些交易员也对年末央行“有所作为”充满期待。
“即使不考虑周四周五的新股申购,9月央行投放的5000亿MLF将于近日到期。”东莞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陈龙昨日对上证报记者表示,短期内,央行肯定会出台货币投放措施。
不过,市场对于央行出台何种货币投放措施仍有不同看法。昨日逆回购的落空,也令市场对短期内定向放水工具,甚至降准的预期越来越大。
陈龙告诉记者,基于当前人民币汇率走低、股市火热和热钱外流,央行不会轻易出台公开性、大幅度的放水工具,但越往后,逆回购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概率越大,其中规模有限、临时性的定向投放工具,如对MLF的续作更为确定。
全面降准预期加大
MLF以及SLO、SLF等各类创新工具,尽管针对性较强,但其操作透明度和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效果也广受质疑。在临近年末流动性趋紧之际,央行货币政策陷入两难的格局愈发引人关注。
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昨日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临近年末,央行主要从两方面来考虑货币政策。一方面,为了降低实体经济融资难问题,有必要维持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的充沛;另一方面,今年三季度以来金融资产价格大幅上扬,尤其是股市大幅上涨推升了资产价格泡沫化的风险。从这个角度来看,需要防止银行间市场流动性泛滥的状况。
“进入12月,3月期shibor利率从11月低点回升约40个基点,而从人民币汇率同期明显贬值来看,有可能资本外流的状况正在加剧,从而抽紧国内资金面。”徐高说,央行行动可能有些迟缓,因而导致了资金价格的抬升,而资金价格上升与化解实体经济融资难的目标矛盾。因此,近期全面降准的概率加大。
事实上,继降息后,降准等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再度出现在业内专家的视野中,降准的呼声也在不断加大。
第一创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研究室主任彭兴韵指出,目前过高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当下将存准金率降至正常水平的条件逐渐成熟。
“逐步降低法定存准金率将是未来货币政策调整的中长期趋势。”彭兴韵指出,有序而缓慢地使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正常化,可以进一步降低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成本或其负债成本,不仅会使市场利率、贷款利率中枢下行,而且也为下一步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创造有利条件。
【利率市场】
昨日,央行继续暂停公开市场操作,但由于本周没有到期资金补充流动性,并且面临新股申购,因此市场人士预计流动性仍然不容乐观,均盼政策“放水”解渴。
“今天(周二)央行继续在公开市场‘零操作’,这也是上月末以来,央行第六次暂停公开市场常规操作。不过,这也算在预期之内,因为只要市场利率波动在承受范围内,央行就有暂停常规操作可能。”一家国有银行人民币交易员称。
资金面紧张态势16日升级,市场陷入“一钱难求”的状态。中期借贷便利(MLF)到期、新股发行、银行年终考核等多种因素叠加,放大年底前银行体系流动性压力。与市场紧张情绪同步升温的还有对央行释放流动性的呼声。
【观点】
应当适时启动存款准备金率的正常化程序。逐步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将是中国未来货币政策调整的中长期趋势。有序而缓慢地使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正常化,可以进一步降低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机会)成本或其负债成本,不仅可能会使市场利率、贷款利率中枢下行,而且也为下一步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创造有利条件。
【宏观经济】
经济数据接二连三下滑,政府加速投资项目审批、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降低关税引导进口,合围托住经济增长的底。年末的中国,正在上演一场经济角力战。
临近年末,“新常态”成为最火经济学名词,那么经济学界是如何理解“新常态”的?昨日诸多参加2015年网易经济学家年会的经济学家都表示,“新常态”下应转变思想观念,以增长质量为导向。
12月16日,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发布。据国务院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介绍,第三次经济普查后,2013年经济总量可能会修订增加3%左右。这比前两次经济普查修订的幅度要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