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大化瑶族自治县狠下猛药治理“朝九晚五”和“周一去、周五回”的干部“走读”现象,受到了群众好评。(广西新闻网 7月4日)
目前,贡川、百马、古河、六也等乡镇和县直多个单位均执行了指纹机上下班签到考勤制度,全县16个乡镇还严格规定执行领导干部住宿单位守夜值班制度,并落实工作人员去向告知制度、应急联动制度、检查通报制度等,有效遏制了基层领导干部“走读”不良风气,形成干部“全天候”24时和“一周”7天坚守工作岗位、全心担当热情“服务员”的良好氛围,塑造了基层机关新形象。
在践行群众教育实践活动中,大化瑶族自治县乡干部以“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的实际行动摒弃“走读”思想、“走读”行为。以“走基层”挤压“走读”,以“解难题”削弱“走读”,以“办实事”破解“走读”,鲜明教育实践活动的实践方向。
什么是“走读干部”呢?“走读干部”一般指那些家在城里工作在乡里或者家在市里工作在县里的干部。有句顺口溜是这样形容“走读”干部的——“乡镇干部像候鸟,白天农民找不到,晚上全都进城了”
干部“走读”现象,长期以来成为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因为“走读干部”有的上班来得晚,下班溜得早,连日常工作都保证不了,为群众办事的时间大大减少。干部晚上回城后,乡镇机关人去楼空,造成了农村管理的空白。群众晚上有事找不到干部,一旦遇到紧急情况更是措手不及。长此以往,人难找、事难办,大量需要解决的问题沉积在了基层,严重影响了干群关系,与领导干部应有的作风格格不入。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中央提出改进工作作风,密切群众的八项规定。可以说,大化瑶族自治县把干部“走读”变为“走基层”,是体现作风转变的一面镜子。从“走读”到“全天候”,无疑是落实八项规定,加强作风建设和树立良好党政形象迈出的重要一步。这一转变虽然对“住读”干部“不利”,群众却从中得到了实惠。
大化瑶族自治县将干部“走读”变为“走基层”,从“走读生”变成“全天候”,让干部们从肥沃的基层土壤、群众智慧中汲取营养,做出成绩、利于百姓,这就是践行群众路线,转变作风的生动诠释。
作者:旷野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