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说,我国党政机关应只有工作秘书,如今却有些秘书给领导办私事,如帮着接送孩子、买机票,这是不正常的。许多地方和部门对秘书岗位职责尽管有规定,但比较模糊,也没有得到很好落实,使一些秘书被视为领导的“化身”,为腐败提供了“生存土壤”。(来源:新华网2014-9-18)
近年来,行政秘书腐败案多发,从“河北第一秘”的河北省国税局原党组书记、局长李真、如“河北第一秘”李真、“上海第一秘”秦裕。十八大以来查处的高官中,海南省原副省长冀文林、四川省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郭永祥、中石油集团原副总经理李华林都曾担任过同一位高官的秘书。
秘书缘何为腐败提供了“生存土壤”?因为秘书这个职位,在行政体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替领导服务,不论是私人生活还是政府工作,这种长时间建立起来的深厚情感,形成了领导和秘书“抱团”现象,秘书扮演起来“腐败掮客”的角色,为领导腐败问题、权钱交易搭桥铺路,处理“后事”。领导对秘书的依赖仅次于亲人。一些对权力求租无门的人,总会以秘书为突破口,讨好了秘书,其在领导面前多美言几句,或者提供一些领导的“兴趣爱好”再投其所好,就容易突破得多,秘书尤其是要职领导的秘书甚至比领导自身还受“欢迎”,这些“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角色其作用自然不言而喻。一些领导干部,任人唯亲,秘书往往都是其“老相好”,一方面秘书掌握着大量秘密,许多关系网秘书都一清二楚,且频换秘书有风险,领导的“亏心事”毕竟不能让太多人知道,干部往往都要选择“老人”。而秘书有了领导撑腰,自身也逐渐膨胀,“狐假虎威”,借权寻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秘书不能认为‘机关牌子大、领导靠山硬’而有所依仗、有恃无恐,更不允许滥用领导和办公室的名义谋取个人私利”,秘书的优越感源于权力寻租,投机者对权力的渴望正中下怀,使其敢于伸手。要遏制秘书腐败,严厉惩治是治标之道,打造权力之笼才能王道。要防止秘书腐败,要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强化监督,推进权力的公开透明,扭转干部“官本位”思维,打破干部权力崇拜,将权力拉下“神坛”,以制度强化干部权力敬畏,绷紧干部思想上的弦,才能从根源上打破秘书腐败。
秘书腐败同其他腐败根源相通,归根到底都是特权带来的负效应。一旦公权变成特权,就如同搭起了权力与腐败勾通的桥梁。不论是秘书、领导、一般干部,全靠自觉的自我监督在特权趋势、利益诱惑面前就太单薄了。要治好腐败病,最关键的就是要造好权力之笼,用制度禁锢权力撒野,使“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
作者:阿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