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一轮国资改革大幕刚拉开的时点上,财政部于18日公布了2014年上半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恰如一份最新出炉的“体检报告”,记录着此刻国有经济的“健康情况”——纳入统计范围的国有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同比增长,但近三分之一的中央管理企业和近一半省份的地方国有企业利润总额负增长或亏损。
“由于国有企业分布的广泛性,可以认为他们的表现反映了实体经济的情况。”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刘尚希对记者谈到,“目前实体经济仍处于相对困难的时期。”
具体来看,1-6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233065.3亿元,同比增长5.9%;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2211.1亿元,同比增长8.9%。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专家王天龙表示,截至5月,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都实现了12%左右的利润增幅,而国企利润增速大概是它们的一半左右,说明还有提升空间。
央企与地方国企的表现也不尽相同:1-6月份,中央企业营业收入142463.1亿元,同比增长4.9%;地方国有企业90602.1亿元,同比增长7.4%。但从利润部分来看,两者就掉了个个儿:1-6月份,中央企业实现利润8942.1亿元,同比增长9.9%,地方国有企业实现利润3269亿元,同比增长6.2%。
“央企和地方国企面临的外部环境不尽相同,”一名市场人士对记者谈到,“国企除了盈利之外,还承担了一些社会职能和政策目标,而在一些地方,可能国企承担的要更多些。”
行业的分化同样明显。国有交通、汽车、建材等行业实现利润同比增幅较大;国有煤炭、化工、纺织等行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明显;而国有有色行业继续亏损。
“一些周期性比较明显的行业,比如有色,短期内难以完全扭转大势,”第一创业证券的郑铎对上证报记者谈到,“但也不排除一些细分领域的机会,而这就需要企业机制特别灵活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