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脑管理与电脑管理 信用与法制体系
| 2014-07-22 04:34:00

  [ 沈先生透露,除了上述价格战拉低销售额之外,各类成本的上涨也拉低了零售业者的利润,这促使商家更变本加厉地以收进场费这类“灰色方式”来填补业绩

  “每天忙忙碌碌,看我们进出货量很大,流水额不低,可是各类进场费、节庆费、店庆费、新店开业费、堆头费等压力之下,我们几乎没有什么利润,再加上有些零售商会拖欠货款,一年到头我们的整体利润率才5%~10%。”张明(化名)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作为一名食品领域的供应商,他已给家乐福、沃尔玛、TESCO、世纪联华等卖场、超市供货10多年。

  实际上,张明仅是中国零售市场供应商的一个缩影。除了绝对强势的少数品牌,几乎大部分供应商在中国市场都经历过各类零售商收费。

  但是,在欧美、日本等海外市场,大部分零售商和供应商却从未听说过“进场费”,更鲜少发生拖欠货款等事件。《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近期采访诸多中外零售业者后了解到,企业管理制度、信用体系和法制等不同是造成海内外零供关系差别的主要原因。

  人脑管理与电脑管理

  2011年,为清理整顿大型零售企业向供应商违规收费,商务部、发改委、公安部、税务总局和工商总局等五部委曾出台《清理整顿大型零售企业向供应商违规收费工作方案》。

  但是,不少供应商反映,虽然有部分卖场取消了一些收费,但仅是减少了几个收费项目,对于还存在的收费项目则会调高收费,或增加其他新收费项目,供应商需交费的总额并没有明显减少。

  “不论是国际品牌还是本土品牌,在中国市场,超商业者的共同点就是收费。外界统一叫‘进场费’,其实里面花样太多了,比如条码费、节庆费、店庆费、新店开业费、开户费、堆头费等。举例来说,堆头费就是你的商品放在什么位置、如何陈列,假如正好遇到节假日,某款商品需要促销,那么就要以醒目的节庆堆头形式进行摆放,包括平日陈列的货架位置优劣都是依靠我们供应商砸钱的程度来看的,不要小看这些细节,放在好的货架位置和不好的位置对销量的影响很大,起码差10%~20%。”张明坦言。

  而条码费则更有讲究,诸多供应商反映,每一种商品对应一个唯一条形码,一种商品若要进入所有具有品牌的超市卖场,需要缴纳的条码费是30万~35万元。有些地区的条码费一次性支付,有些地区的零售商要多次收取。张明表示,他的公司一年用于支付所有商品条码费的开支高达数千万元。

  至于节庆费则视不同的企业有不同做法。供应商会与零售商签署一份购销合同,一般是一年一签,合同上会注明双方合作的细节条款,也包括扣点之类。据业者透露,有些合同内会将一些费用以“合适”的名目列出来,有些合同中则根本没有节庆费之类“难上台面”的项目,可是业内会有一种特殊的“临时协议”,一旦遇到节庆时间点,这类“临时协议”就会突然出现,供应商必须缴节庆费,否则有被踢出卖场、被调放到角落货架或从DM促销单上“除名”的危险。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所有的中国市场零售商收费都是“人为”操作,而在欧美等海外市场,上述各类细分管理都是电脑系统操作,根本“人为”不了。

  上海中发商业管理集团执行董事、总裁丁浩洲在中国和欧美都从事和接触过零售业,深谙个中规则。“在美国、加拿大这样的零售市场,几乎所有超商业者的进货、陈列、促销等都由电脑系统分配,比如商品陈列不是人为摆放,而是由电脑监测该货品的销售情况后做出分析图,根据数据分析由电脑系统来规划什么商品放置在什么位置,所以根本不会有堆头费、陈列费。”

  丁浩洲还指出了一项隐性的规则——订货权。在海外市场,总部集权度很高,然而在中国市场,不论是外资品牌还是本土品牌,虽也有统一管理,但不少细分权力下放到分部或门店,比如订货权,在中国市场,即便总部统一采购了某款商品,然而因订货权在门店负责人手中,假如门店不订货,那么对供应商而言依旧是“白搭”,于是供应商必须给门店支付各类费用以进场。

  “在欧美市场,所有的订货都是系统自动进行,比如某款商品滞销了,那么电脑计算后就会减少进货,若是热销商品则电脑会自动下单多订货,这些都是透明化和智能化的,管理者不能自行更改,因此商品能否进场或订货多少都要看商品本身的销售情况,而不是靠进场费决定的。”丁浩洲说。

  记者还从多位长期在欧洲工作的人士处了解到,海外的配送体系也都由电脑控制,因此也不可能像国内市场那样收取配送费等。总之,海外市场的很多管理都不涉及人,全电脑系统控制之下自然没有进场费之说。但因中国市场的管理体系、供应商关系和企业制度的不同,导致即便是外资品牌在华也得“入乡随俗”,比如在华采购某品牌货物的各个区域代理商不同,这都得靠“人”去谈,而非机器统一订货,过多“人为”因素引发各类收费。

分享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