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投资者戏称为“史上最差”的一批新股进入申购环节。
7月23日,川仪股份(603100.SH)、康尼机电(603111.SH)、中材节能(603126.SH)、台城制药(002728.SZ)、天华超净(300390.S)等5只新股同时进行网上网下申购缴款。
紧随其后,会稽山(601579.SH)、三联虹普(300384.SZ)、艾比森(300389.SZ)、国祯环保(300388.SZ)、康跃科技(300391.SZ)7月24日申购缴款。
与此前发行的新股不同,这批即将发行的12只新股中,有7家公司过去三年净利润出现下滑。
但这并不影响机构网下打新的热情。6只新股的发行公告显示,网下的认购倍数依然高达两三百倍。
“现在新股发行价足够低,即使净利润下滑,其市盈率也比同类公司低很多,打新还是能赚钱。”一位保险公司投资经理说,机构打新根本不关注新股基本面,因为他们可以笃定,现阶段打新可以获得无风险收益。
打新不看基本面
“这批新股的基本面确实挺差,超过一半公司业绩下滑。”一位专门研究新股的分析师说,12只新股中,有7家公司过去三年净利润出现下滑。
代表性案例是养殖业公司和丰牧业(603609.SH)。自2011年至2013年,其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复合增长率是-19.66%。其中,2011年的净利润是2.69亿元,但2012年和2013年该数字下滑至2.38、1.74亿元。
虽然这批新股质地较差,但这并不影响机构网下打新的热情。
“我们打新不看公司基本面,反正有大量资金闲置在账上,直接按网下申购上限的数量去打。”一位管理着超50亿资金规模的公募基金经理坦承。
深圳一位来自大型券商资管部投资经理更是直接指出,打新股根本不需要研究公司基本面。
“新股发行价较低,肯定能赚钱,研究新股基本面没有意义。”这位投资经理说,机构打新股的出发点并非长期持有,而当下打新股又能确保获得无风险收益。
一位保险公司投资经理亦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其公司旗下的保险产品参与了12只新股的网下询价,完全是按照计算出来的价格报价。其中,22日发布的6只新股,有5只入围。
记者接触的多位机构投资者,他们管理的账户资金规模并不足以参与12只新股的询价,这迫使他们在打新时要有所选择。但他们挑选新股的标准,也并非基本面因素。
“我们的做法是先算出新股发行价,然后再看发行市盈率与同类上市公司有多大差距,挑差距较大的参与。”一位合资基金公司的股票型基金经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