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财新记者了解,虽然警方对黄红斌的这一轮调查已经结束,但是对索玛慈善基金会所涉财务问题的调查才正开始。公益界人士则担忧,在索玛花小学停办、学生被转移到乡中心小学后,由于上学路程遥远,部分学生辍学几乎不可避免
【财新网】(实习记者 杨三喜)据财新记者获悉,日前,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筹办爱心小学、却被当地政府指为涉嫌非法买卖国有飞播林地、违法改变土地用途而遭到警方拘传的索玛慈善基金会理事长黄红斌,已经在9月1日晚间被凉山州西昌市警方释放。
财新记者从接近索玛慈善基金会的知情人处了解到,虽然警方对黄红斌的这一轮调查已经结束,但是对索玛慈善基金会所涉财务问题的调查才正开始。
索玛慈善基金会是四川省凉山地区最大的支教组织之一。从2006年开始,该基金会便在凉山地区开展支教活动,建立了多个支教点和办学点,位于凉山州西昌市四合乡的索玛花爱心小学(儿童村)便是其中之一。今年8月,一篇索玛花爱心小学学童述说自己把饭煮好时、妈妈却已经去世的“最悲伤作文”在网上广泛流传,并引发了媒体舆论对凉山地区教育问题及索玛慈善基金会的关注。
从2011年开始建设以来,索玛花爱心小学刚经过一轮扩建,新的教室和宿舍建筑原已完工,准备在9月份新学期开始后投入使用。
但在临近开学之际,索玛花爱心小学的命运却陡然生变。8月23日,凉山州西昌市四合乡人民政府,以涉嫌违法买卖、占用国有(飞播)林地,违法建设、非法办学、建设场地施工造成地质灾害隐患等原因,向索玛慈善基金会下达了《限期拆除违建通知》,要求其在8月28日前,自行拆除违规违法建筑,否则将依法拆除。8月31日,西昌市人民政府已受理了索玛慈善基金会因不服《限期拆除违建通知》而提出的行政复议申请。
9月1日,凉山州西昌市政府官方发布消息称,四川索玛慈善基金会理事长黄红斌因涉嫌非法买卖国有飞播林地、违法建设、违法改变土地用途,而被西昌市警方依法拘传。
关于政府指称的涉嫌违法占用林地和违法建设等问题,一名索玛慈善基金会的工作人员告诉财新记者,“刚开始的时候,政府也没有说不让办(学校),就是有时候说‘你们缺个什幺手续’”;而基金会则会按照政府要求,分别给各主管部门打报告,“包括硬化操场,我们都按照他们的要求用碳渣土,因为碳渣土不会特别地改变林地”。
该名基金会工作人员称,“他们每次都说你们交报告来,我们想办法研究解决。不过,报告交上去之后就石沉大海。”
针对当地政府指称索玛慈善基金会不具备办学资质的问题,该工作人员告诉财新记者,基金会曾多次向西昌市教科局提交申请,教科局也多次跟学校协商,不过报告上交后,官方亦无回应。但在上学期,当地的四合乡中心小学,还曾经帮助索玛花小学联系提供义务教育阶段免费课本的事宜。这名工作人员认为,乡中心小学的态度,也就代表当地教育部门的态度。
财新记者在向西昌市教科局、市委宣传部外新办等单位进行求证时,工作人员均以“自己不了解具体情况”、“以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为准”作为回应。
该名索玛慈善基金会的工作人员还表示,当网上流传的“最悲伤作文”出来之后,当地政府还曾要学校打报告、一起研究解决,“当时他们跟我们都还是合作的态度,抱着解决问题的态度。”
另一位熟悉该校办学经过的知情人称,当地政府有可能是觉得“索玛花(小学)丢了政府的脸”,而不想让基金会再办下去。
8月30日,西昌市教科局局长罗荣表示,当地政府将确保索玛花爱心小学所在的四合乡永定村火普组区域内,“适龄儿童每一个都不失学”。9月1日,凉山州人民政府新闻办官方微博@微凉山发布消息称:“截止8月31日下午2点,原‘索玛花爱心小学(儿童村)’登记的123名学龄儿童,已有118名到乡中心校报名,2名回户籍所在地西河乡就读,1名打电话表示明天来校报名,还有2名正在联系。”
不过,曾在两周前探访过索玛花小学的公益界人士梁晓燕担忧,政府把孩子们并入到乡中心小学后,孩子们上学需要走两三个小时的山路,有的还更长,部分学生辍学“几乎不可避免”。
索玛慈善基金会工作人员则告诉财新记者,“现在还有孩子去我们学校报名,我们让他们去中心校报名,但是中心校不接受没有户口的学生。截至9月1日,没有户口的孩子的上学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