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移动最新公布的2015年上半年财务报表显示,尽管中国移动营业收入为3407亿元、同比增长4.9%,但其573亿元的净利润同比下降0.8%。这是2013年第3季度出现首次下滑以来,中国移动净利润连续8个季度同比下滑。实际上,从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的数据来看,同样不容乐观。中国通信业知名观察家项立刚认为,影响电信运营商收入的主要因素还是新增用户空间在减少,同时又被要求加速“提速降费”,运营商压力很大。
中移动净利润连续下滑八个季度
近日,中国移动公布了2015年的中期报告,报告显示,时间截至2015年上半年,中国移动实现营收达3407亿元,同比增长4.9%;其中,通信服务收入为2995亿元,同比增长0.5%;净利润为572.65亿元,同比下降0.8%;用户总数超过8.1亿户,同比增长3.4%。值得注意的是,这是2013年第3季度出现首次下滑以来,中国移动净利润连续8个季度同比下滑。对此,业内人士表示,用户数和ARPU值(每用户平均收入)的升降,以及网络投资、运营开支的增减等,都会影响盈利水平,根本原因还是用户数的增长乏力。
利润下滑的不仅仅是中国移动。据中国电信日前公布了2015年中期业绩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上半年经营收入达到1649.53亿元,通信服务收入为1470.22亿元,与去年同期持平,但净利润为114亿元,同比下降4%。尽管另一家运营商中国联通在净利润方面有所增长,据中国联通日前公布的2015年中期业绩报告显示,中国联通净利69.9亿元,同比增长4.5%,但三大运营商净利之和比去年同期相比仍有所下降,三大运营商上半年净利合计752.35亿元,而去年同期为758.31亿元,减少了约0.8%。
事实上,电信业的增长难题并不仅仅限于国内市场。据了解,目前包括沃达丰、德国电信等在内的全球电信业巨头都没能掏出增长乏力的困境。沃达丰截至2014年12月31日的最新一季财报显示,期内其收入下滑了0.4%,尤其是在成熟市场欧洲下滑了2.7%,而增量主要来自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
全球电信业陷发展瓶颈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运营商,都存在收入下降的状况,可以说,全球的电信业都陷入了瓶颈期。那么,电信业务收入下降,其背后有哪些原因,体现了整个行业的何种状况?
从运营商自身内部业务结构看,一方面,由于受到OTT业务及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冲击,运营商的传统语音、短信等业务以及相关的一些增值业务的“现金牛”收到很大的影响,并且进入加速衰退期。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对流量的需求呈爆发式增长,尽管如此,移动数据业务对收入增长也拉动持续提升,但其增幅远远抵消不了传统语音、短信等业务的下降幅度,因而使得电信业整体收入增速大幅下降。
另一方面,运营商新增用户数陷瓶颈,行业存量竞争严重,加之实名制也对运营商用户数量造成影响。对此,独立电信分析师马继华表示,“原来三大运营商可以依靠用户的快速增长来抵消服务单价下降的影响,但是现在电信业人口红利消失,所以收入增长趋势放缓就格外明显。”
从外部政策来看,2014年6月开始实施的“营改增”和国资委对三大运营商营销成本费用压降的要求,对运营商过去通常采取的“存费送机”等营销模式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对电信业用户的发展和收入的增长同样产生一定影响。
提升流量价值是关键
当整体收入下降已成为全球运营商“新常态”时,数据流量需求的爆发却成为运营商业绩中为数不多的亮点。实际上,数据流量的增长已远远超过了运营商营收和利润的增长。华为公司运营商BG总裁邹志磊表示,运营商的话音收入受到冲击后,可以获得流量收入,即进入流量红利阶段。目前国内运营商的月流量支出是约200M,在日韩等国已经达到2G以上,而按照华为的预计,未来用户月流量支出需求可以达到50G。也就是说,数据流量有巨大的商业潜力,在此情况下,如何提升流量价值是关键。
运营商需探索流量经营提升ARPU。从全球来看,4G业务对运营商的ARPU具有明显的提振作用。欧美地区的Verizon等移动运营商,通过流量经营实现业绩反弹。Verizon顺应智能机风靡、多终端并用等趋势推出“流量共享”资费套餐。Orange根据网络资源利用率进行区别定价,降低空闲时段的资费单价。AT T则对用户设置速率管理,当流量超出5G以后,需要提高单价以享受同等速率。差异化的定价方式,除了可以提示流量价值,还可以对4G网络进行合理使用,避免数据流量暴增带来的压力。
此外,运营商还需加速4G出国拓展进程。期间,运营商不能仅囿于降低资费,更需要创新业务模式。如继今年初与桥联盟签署跨国客户移动业务合作的协议后,中国联通近日已确定将与西班牙电信合资成立大数据公司;中国电信今年早些也被传正在寻找墨西哥合作伙伴,准备组成银团参加该国超100亿美元的新无线宽带网络项目竞标。
中国移动4G用户规模越来越庞大。与年初公布的截至去年12月中国移动4G用户为9006.4万户的数据对比,加上6月4G增长1000万的预测,在短短的6个月时间里,中国移动的4G用户数已然翻了一番。在4G移动电话用户的大幅度增长和套餐流量资费单价下降的情况下,流量经营成为最热的话题,也是运营商互联网营销的重中之重。
北京移动的积分还能兑换北京图书大厦的电子券产品。在北京若干写字楼也实现了NFC门禁,用户不需再另外携带门卡,使用手机即可验证身份进门。尽管移动支付爆发增长仍面临多种挑战,但随着NFC应用场景的进一步扩展,越来越多的手机终端开始支持NFC功能,基于NFC的小额支付业务正走向春天。
在日前结束的2014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5G的概念被放到聚光灯下。如果按照移动通信标准10年一代的发展规律而言,现在开始进行5G技术的研发和标准的规划制订并不算早。中国移动通信技术在2G跟随、3G突破、TD—LTE(国产4G)引领发展之后,将迎来5G研发赶超的大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