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月09日讯:发改委网站9月9日消息,发改委近日首次发布国家级新区发展报告,系统总结梳理并向社会公开全国新区设立发展情况。
截至2014年底,国家已设立上海浦东、天津滨海、重庆两江、浙江舟山群岛、甘肃兰州、广州南沙、陕西西咸、贵州贵安、青岛西海岸、大连金普和四川天府11个新区,涉及陆域总面积16379平方公里,人口1846万人,地区生产总值2.73万亿元,分别占全国的0.17%、1.35%和4.29%。截至2015年8月,国务院又相继批复设立湖南湘江、南京江北新区和福州新区。
据介绍,国家级新区是由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以相关行政区、特殊功能区为基础,承担着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开放战略任务的综合功能区。自上世纪90年代初国务院批准成立上海浦东新区以来,经过20多年的建设发展,新区数量逐步增加,布局不断优化,功能日益完善,在引领区域经济发展、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创新体制机制、促进产城融合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辐射带动和试验示范效应明显。
为在新形势下更好地促进新区健康发展,今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召开了第一次国家级新区工作经验交流会暨新区工作推动会,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国家级新区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并就推动新区深化重点领域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开发性金融支持新区健康发展等作出部署。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方面继续加强对新区建设发展的统筹、指导和支持力度,稳妥有序推动新区设立,切实推动新区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完善相关支持政策,促进新区建设发展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