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金所被查引恐慌!中盛金服谈P2P如何避免违规
中国网| 2015-09-11 15:07:31

  近段时间,广东发生多起经侦约谈P2P平台事件。其中,9月7号,深圳经侦大队调查融金所,融金所18人被带走调查的消息一出,即获得广泛关注。

  虽然,融金所当晚就在第一时间通过官网发布公告回应称:9月7日深圳经侦大队到访融金所集团总部系例行常规检查,公司业务运营一切正常;截止到目前,协助调查的18名员工也已陆续回到岗位,但其官网资料显示,9月9日当日成交843万元,而前一日成交1187万元,平台正常运营明显受到影响。

  不仅如此,作为广东地区规模较大的P2P平台,融金所此次被查无疑也在行业内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由于负面消息的快速传播,一时间广大投资人如惊弓之鸟,恐慌情绪弥漫,而当地平台亦人人自危。 一旦平台风险储备金不足以承受压力,导致资金链断裂,更多投资人将受到影响,这对P2P平台的打击将是致命的。

  目前,融金所是否违规还不得而知。但可能只是一次简单的经侦约谈就能掀起P2P行业惊涛骇浪的事实,却让每一位互联网金融从业者感到无奈。在当下P2P行业的规范、监管虽越来越受到正视,相关政策却仍未出台之际,平台本身的自我约束和严格自律应该是避免违规的最好做法了。当然如果条件允许的话,P2P平台主动与当地经侦部门及时沟通也未尝不是一个好办法,既能提前了解到哪些红线不可以触碰,又能提前对平台进行备案,防止突发状况下投资者产生心理恐慌,可谓一举两得。

  那么,对于P2P平台而言,在日常运营中具体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实现自我规范呢?对此,凭借多年线下投融资经验进而转战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西安中盛金服有自己的理解。事实上对任何投资人来说,最关注的莫过于投资风险和资金安全性,而中盛金服的自我规范正是在这两项上加大力度。

  投资风险的大小与P2P平台是否拥有一整套完善的风控体系休戚相关。中盛金服以 “严格审核、慎重发布”为原则,对平台项目实施全方位、流程化的风险控制,所有投资项目均需通过初审、反欺诈、实地考察、信用评级、法律考量,最终才能上线发布。这样一来,不仅虚假项目根本无处遁形,而且数据和资质材料成为衡量项目真实性和透明性的唯一标准,完全杜绝了人为评估投资风险的可能。不难看出,中盛金服整个风控环节环环相扣,无一遗漏,流水线作业确保贷款人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真正做到了每一个环节都有保障。

  至于资金安全性方面,除去P2P行业普遍的与第三方支付合作、担保公司100%本息担保、风险准备金储备等常规保障,中盛金服凭借特有的线下操作经验而打造的“强力催收”环节已成为保障资金安全的“杀手锏”。基于以上创新,目前中盛金服已在陕西关中-天水经济带中小企业中树立了良好的用户口碑。

  在明确的监管政策出台以前,P2P行业现阶段所遭遇的种种质疑和挑战仍将持续。要想成为业内有所作为的P2P平台,就不能坐以待毙,而坚持严于律己应该是互联网金融道路上永不过时的选择。至于近期警方针对互联网金融平台开展的排查活动,长期来看,对整个行业的发展无疑是有益的。

分享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