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盛传去年是互联网教育元年,红红火火的各类互联网教育形式层出不穷。有做传统培训出身转战线上平台的,也有纯互联网背景的品牌拔地而起,创业公司遍地开花。一方面是国家战略的扶持,一方面是资本市场的煽动,还有真真切切的教育传统里至今没有解决的“顽疾”,转向在互联网里找答案。
不管市场多么疯狂追捧,我们不能忘记的是创业本来就是生死劫,根据ChinaVenture7月中旬公布的统计数据来看,融资事件在减少,2015年二季度互联网行业VC/PE融资事件规模为37.89亿美元,环比下降50.36%,融资案例数量222起,环比下降10.84%。
曾经喧嚣热闹的A轮,如履薄冰的B轮,以及无路可走的C轮——季节开始变化,资本市场开始收缩,无数创业公司开始从初期的烧钱狂奔变得步履蹒跚,甚至跌倒在颤颤巍巍倒退的路上。这几年被炒得很热的在线教育也未能幸免。在互联网+的征程上,倒下了成不了先驱只是成了先烈,市场很严苛,从来只以成败论英雄。曾经风风光光的这些互联网教育品牌,经过几年的折腾都消匿在了市场,骨头和皮一点没剩。如果冬天来了,且行且珍惜,前路漫漫,需要更多实打实的努力,熬过这个季节。熬过去,便是胜利。
互联网+教育市场现在可以用“冰火两重天”来形容,对于多数的学校和老师来说,互联网+教育的创新性和实践性他们也关心不足;另外一方面,各种各样新鲜的教学方式正在线上展现。
互联网+教育可能将改变教育,但是不可能颠覆教育更不可能颠覆学校的现存的体制。那互联网+教育到底会出现怎么样的结果呢?
一方面:线上教育新颖模式层出不穷
“茧就好比一种苦难,在茧中不断拼搏,才会挣脱出来;如果蝴蝶不拼搏、不努力,就只会作茧自缚,待在那狭小的空间里,永世得不到挣脱。所以说,面对苦难,不能望而却步,要不断拼搏,在苦难中破茧而出,敢于直视人生的愉悦和惨淡。”
以上这段文字出自上海某中学初中生之手,是一篇有关读后感的文字。这位学生就读的中学利用公众号的平台,开辟了一个小专栏,专门发布学生的作品。老师以及学生家长都可以通过这个平台看到学生的作品,并且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通过这种新颖的方式,学生的学习以及表达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上来了,学生不仅喜欢关注自己同学的作品,同时也会积极投稿,大家彼此正面影响,起到了团队一起进步的效果,对写作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跟借助公众号平台不同,更有一些走在前面的老师,在课堂上使用起来“弹慕教学”,在华中某大学的一节广告学课堂上出现了。在上课的过程中,学生带着平板电脑或者手机,随时网络互动发表问题,提出个人的看法,这些内容会即时显示在课件上,上课的老师根据实时的互动反馈,及时调整授课的内容和方式。
对于这种方式的上课,参与其中的同学说,虽然上课一直手机、平板不离身,但大家只要注意力集中,虽然还是‘低头族’,但是心思可是花在学习上。而且这样的方式更有利于互动。开展这种教学方式的老师也表示,“弹慕”的引入活跃了课堂的气氛,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参与性,只要学生集中思想,不要偏离在学习之外的事物上,收效肯定好。
另外,还有很多功能完善,覆盖小学至高中段课程的教育APP也相当热门。比如有一款名为“金榜希望”的手机应用软件从今年5月上线至今已经用户量近百万了!老师通过其极省流量的专利技术“矢量黑板”模拟课堂实景,学生学得明白,老师上得轻松,通过在线上的互动,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另外,家长也可以进入这个APP进行注册,监督孩子上课,和老师互动沟通,确保彼此共同帮助孩子前进。很多在使用“金榜希望”应用软件的用户说,自从使用了这个应用,既省却了路程的奔波,也节约了费用,实现了跨地域的资源共享,非常推荐!
另一方面:互联网授课方式“只是听说过”
去年从西北一所知名大学毕业的张文,现在在甘肃某乡镇中学担任语文教师。
在学校一些中老年教师眼中,年轻、有活力的张文是见多识广的,在大城市接触到的新鲜教学方式也是较多的。然而,当这位年轻的教师被问及是否接触过微课、慕课以及翻转课堂时,他摇着头表示,“只是听说过”。
“对学校老师来说,互联网的最大用处就是下载课件。”张文回答说,所谓的下载课件,就是去网上寻找相关科目的课件,下载后适当做一些修改,上课的时候拿来用。
张老师所在的中学严禁学生携带手机进校园,如果学校发现有学生携带手机,会当场没收,并通知家长带学生回家反省,有些家长甚至会当着老师的面把孩子的手机摔掉。
所以一些互联网形式的课程,对张老师来说,只是停留在听说的层面上,具体要到什么时候才能推行,还不知道。
现在,不单是西北偏远学校跟不上互联网时代的潮流,中东部地区基层的学校情况也不容乐观。很多学校即使具备了利用网络开展教学活动的客观条件,但由于种种原因,一些设施设备仅仅被当作摆设,没有真正利用起来。
一些资深的教师担心的就是教育差距在这个互联网时代被拉得更大。老师们普遍认为,只有把“互联网+教育”真正推行到一线的学校,才能起到实质性的作用,而现在还有非常漫长的路要走。
“互联网+”的热潮席卷了整个社会,而肩负着为中国制造人才的“互联网+教育”刚刚起步,一系列在线教育平台、机构都在做尝试。“互联网+教育”的起步,不仅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公平发展不受地域限制,也让真正有料的老师能有更大平台发挥自己的能力,带领中国教育质量的提升。无论是在传统教育机构、还是准备进入在线教育创业路的你,都应该为自己所处的
这一行感到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