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确认一名中国公民被“伊斯兰国”绑架 已启动应急机制
北京青年报| 2015-09-12 06:10:02

   外交部发言人洪磊11日说,经初步核实,有关媒体公布的2名被“伊斯兰国”组织绑架人员中,有1人与1名在国外失踪的中国公民特征相符。

   “获悉相关情况后,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已启动应急机制开展相关工作。”他在当日例行记者会上说。

   洪磊重申,中国政府坚决反对任何针对无辜平民的暴力行为。

   近期,“伊斯兰国”频频制造绑架人质事件,同时发布处决外国人质的视频。“伊斯兰国”制造人质事件的目的是什么?单纯是为了赎金吗?

   频频制造人质事件

   去年以来,“伊斯兰国”多次发布处决外国人质的视频。遇害者包括美国记者詹姆斯·福利和史蒂文·索特洛夫,美国人道主义工作者彼得·卡西格,英国人道主义工作者戴维·海恩斯,约旦飞行员马阿兹·卡萨斯贝,日本记者汤川遥菜和后藤健二……

   从这些遇害人质的身份来看,外国战地记者和人道主义工作者成为易遭武装分子绑架的“高危人群”。美国《华盛顿邮报》此前报道说,联邦调查局(FBI)警告称,据可靠情报显示,“伊斯兰国”最新的绑架目标是包括记者及脱口秀主持人在内的新闻从业人员。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此前援引中东国家安全部门消息人士的话报道,最晚从去年年中开始,“伊斯兰国”在叙利亚东北部拉卡省活动的一个下属组织开始制定计划,绑架周边和西方国家人质,利用这些人质要挟参与打击“伊斯兰国”的国家。

   美国军事分析人士迈克·罗杰斯认为,大量叙利亚难民因战火涌入黎巴嫩和约旦等国,“伊斯兰国”武装分子可以混入难民中越过国界,武装分子还可以在难民营中绑架援助组织的外国工作人员。

   此外,“伊斯兰国”还在伊拉克和叙利亚境内绑架当地的平民和儿童。伊拉克库尔德民主党9月8日说,武装分子过去数日在摩苏尔绑架了127名年龄在11岁至15岁之间儿童,把他们送到特殊营地,训练他们使用武器,实施恐怖袭击。

   把绑架当成产业

   有分析人士认为,“伊斯兰国”频频制造绑架事件,有三个主要目的。

   其一,绑架并索要赎金已经成为“伊斯兰国”等一些极端组织的重要财政来源,而且“来钱很容易”。联合国反恐事务专家约茨娜·拉尔吉去年11月估算,“伊斯兰国”在一年当中绑架人质所获赎金总额预计在3500万美元至4000万美元之间。

   另外有报道称,在中东一些极端组织活跃的区域,绑架人质已经成为一种“产业”。美国安全智库Stratfor战术分析副主管司格特·斯图尔特说,人质在一些极端组织眼里成了“商品”,有些极端武装人员绑架人质后会“交易或出售给”其他组织。

   其二,极端组织绑架以及杀害人质的另一目的在于,制造媒体曝光度,吸引极端支持者。

   有反恐专家认为,比起获得赎金,“伊斯兰国”更重视的是炫耀武力。日本中东调查会高级研究员高岗丰认为,“伊斯兰国”不断炫耀武力使自身获得更多注意力,继而得到极端支持者更多钱财和物资,甚至吸引一些其他极端组织的支持者转而支持“伊斯兰国”。

   美国研究学者保罗·瓦尔德曼认为,“伊斯兰国”希望得到的东西与“基地”恐怖组织相似,即获得关注和所谓的“正统地位”,而与“基地”组织发动轰动世界的恐怖袭击相比,“伊斯兰国”似乎找到一个更加简单但能实现同一目标的方式:绑架人质并通过社交媒体展现暴力。

   其三,制造恐慌情绪,影响对象国外交政策。瓦尔德曼认为,“伊斯兰国”通过炫耀暴力在对象国制造“恐惧和厌恶”情绪,促使人们对暴力的恐惧超越理性的评估,继而影响其对外政策。瓦尔德曼在《华盛顿邮报》发表文章说:“只要远在几千公里以外出现极端残忍处决人质的视频,就会促使美国人去重新研判其对外政策。”

   在今年年初的日本人质事件中,这一点尤其明显。在这一事件中,“伊斯兰国”批评日本政府参与“国际反恐”活动,称“日本花两亿美元用于打击‘伊斯兰国’组织是愚蠢的决定”。“伊斯兰国”绑架以及后来处死日本人质的做法的确在日本国内引起对日本政府外交政策的争论。

   有专家说,“伊斯兰国”这种以暴力活动实现政治目的的做法也是在“玩火”,斩首人质等行为反倒会让一些国家采取更强硬的反恐措施。

   综合新华社

   相关新闻

   一挪威人质

   曾被不同组织扣押

   10日,据外国媒体报道,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声称他们扣押了一名挪威人质,他们要求得到赎金。挪威政府确认这名挪威人叫奥夫斯塔,48岁,家住首都奥斯陆。他是在今年1月下旬在叙利亚被抓。

   据《新闻周刊》欧洲版披露,奥夫斯塔被抓前时常在其脸书账号上分享有关叙利亚内战的局势。挪威媒体通过梳理奥夫斯塔的脸书发现,奥夫斯塔1月18日就进入叙利亚。奥夫斯塔更新的最后一条脸书是在1月24日。他写道:“我现在在叙利亚伊德利卜,明天准备去哈马。”而其脸书当时显示的地址是叙利亚伊德利卜的Binnish镇。资料显示,伊德利卜和哈马从去年9月份开始,基本上是叙利亚政府军、反对派和IS交战地区。

   《新闻周刊》在报道中提到,奥夫斯塔曾在挪威科技大学就读政治学专业,去年秋天拿到硕士学位。挪威科技大学发言人称:“我们十分担心他和他的家人,希望他能早点安全回来。”

   挪威首相埃尔娜·索尔伯格说:“今年1月底,我们获知一位挪威公民被绑架,从那之后,他被不同的组织扣押,最后到了极端组织IS那里。”

   文/本报记者 赵萌


  据沙特阿拉伯媒体29日报道,在过去的10个月里,沙特反恐部门共抓获了1740名与“伊斯兰国”组织有关联的极端分子。


  美国弗吉尼亚州17岁少年阿里·舒凯里·阿明28日获判11年4个月监禁,其罪名为向极端武装“伊斯兰国”提供切实帮助并帮助另一名美国少年前往叙利亚,加入“伊斯兰国”。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詹姆斯·科米上月说,已有约200名美国公民前往叙利亚加入“伊斯兰国”或已有出行安排但未能成功抵达。


  美国五角大楼28日证实,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的一名核心电脑技术专家在近日美军一次空袭中身亡。据悉,美国情报人员将朱奈德·侯赛因视作“伊斯兰国”黑客团队的主要头目,认为他曾策划侵入美军中央司令部社交媒体账号,并发布支持“伊斯兰国”和威胁美军的信息。

分享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