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方案出台 专家称改革更加精准化
央广网| 2015-09-13 17:10:02

   央广网财经9月13日消息(记者 易珏)13日,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更符合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国资管理体制、现代企业制度、市场化经营机制,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

   国企改革守住两大底线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保建云在接受央广网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国企改革在已有基础上的新的重大推进。

   改革开放以来,国企改革从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到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重大进展,然而,部分地区出现了国有资产流失、部分国有企业依然效率不高、产权不明的情况。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加快国企改革,国企改革的步伐已经明显加快。从十八届三中全会至今,国资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已经围绕国企改革召开过20次全体会议与6次专题会议。

   2015年6月5日,中央深改小组会议审议通过了两份国企改革的重要文件——《关于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国有资产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意见》,被视为这份顶层设计方案出台的前兆信息,同时也被视为下一步国企改革中的方向与原则。

   此前,尽管已经有部分地区出台了地方性的国企改革方案,但缺乏顶层指导与设计,国企改革推进缓慢,而《意见》的出台则成为新一轮国企改革的国家顶层设计方案,为下一步国企改革的方向与路径定调。

   分类改革,方向更加精准

   分类,成为《意见》中最大的亮点之一。《意见》指出,并实行分类改革、分类发展、分类监管、分类定责、分类考核,推动国有企业同市场经济深入融合。

   “这样做是一大进步。”保健云认为,“首先,不同类型的国有企业纳入不同的改革措施当中,不同类型企业有着不同的内部结构与外部市场环境,这种做法有利于差异化的改革措施,为不同的企业量身定制不同的方案;其次,国企改革的大盘子中不同类型的国企,改革的步骤、路径、地位与影响都不同,便于更加精准化与定向化的改革;三是,分类也为将来探索企业的差异化治理方式开启了新的方向,未来国企的管理方式也将更加灵活。”

   资本手段助推市场化改革

   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方面,《意见》指出,积极引入各类投资者实现股权多元化,大力推动国有企业改制上市,创造条件实现集团公司整体上市。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王建宙公开表示,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对几十家上市公司进行调查,发现他们最关心的是混合所有制改革,而且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非常支持混合所有制。

   与此前国有企业改革的另一大不同是,资本市场将在此次国企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新一轮国企并购重组浪潮或将涌现。

   王建宙表示,国有资本、集体资本还有各种非公有资本融合在一起是大家所希望的,但更希望实现混合所有制以后来改变国企现有的机制,更加强调由市场来配置资源,而融入市场,走向市场也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一直强调的改革方向。

   “这一次的国企改革,有利于国企按照全球通行的国际规则来参与竞争。在全球化的竞争中,国企通过市场化改革,提高了竞争力,进一步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要求。更重要的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国企改革也为我们提供了经济转型和发展的动力。”保健云说。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支柱作用的国有企业也历经了多次改革。前行者的足迹,能为后来者提供方向。如今,再次站在改革的重要节点上,一图带你回顾“共和国长子”的改革史。


  今天下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这是新时期指导和推进国企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从总体要求到分类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国资管理体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强化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等方面提出国企改革目标和举措。


   央广网北京9月13日消息 针对国有企业存在的制约不足的问题,《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积极引入各类投资者实现股权多元化,大力推动国有企业改制上市,创造条件实现集团公司整体上市。

分享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