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中宣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文联联合召开第四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表彰大会,授予丁寺钟等54名文艺工作者“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荣誉称号。
“德艺双馨”是对优秀艺术家成功之路的概括,也是党和国家对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期待和要求。德艺双馨,“德”是艺术家安身立命之根,“艺”是艺术家成就事业之本,这已经成为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共识。
获表彰的文艺工作者,有的是家喻户晓的文艺界名人,有的则是默默无闻却作出了杰出贡献的专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过硬的艺术功底,是他们共同的特点。他们用自己的言行展示了文艺工作者的人格魅力,在文艺界和群众中获得了良好的口碑。
为人民歌与舞、为人民鼓与呼,是每一个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的自觉。晋剧演员谢涛说:“老百姓把戏剧舞台托付给我们,作为一名矢志从事戏曲艺术的工作者,就应当下功夫把每一出戏认认真真地演好!否则,就会对不住供养我们的衣食父母,也对不住滋养我生命的戏剧艺术。”从艺30多年来,谢涛始终视艺术为生命,为百姓演好戏。近些年,她所在的剧团平均每年都要下乡演出300多场,有时在短期内要连赶十几个台口。尽管奔波辛苦,演出条件差,但她每次都会全身心投入角色当中。她说:“当我把对观众的这份感情带上舞台时,当我对所塑造的人物付出真情时,观众也同样能感受到我的付出与真诚。”
生活是艺术创作灵感的源泉,人民是艺术创作的原动力,“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每一位德艺双馨工作者的信念。正如海军政治部文工团一级演员霍勇所说:“只有当我们走进人民当中,才更能用歌唱诠释作品,饱含真情与深情地歌赞人民、歌赞生活、歌赞党和国家的伟大事业,唱出词曲作者的本意,唱出自己的心意,让二次创作更为完美。”
在荣誉面前,54位获表彰者把这个称号看作是党和人民给予文艺工作者的崇高荣誉和殷切期望。激动之余,他们谈论更多的是如何无愧于这个称号,如何把个人追求同国家和人民的需要结合起来。主持人、播音指导康辉代表获表彰者宣读的《倡议书》说出了每个文艺者的心声:“让我们携起手来,大力弘扬‘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文艺界核心价值观,争做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不辜负时代召唤和人民期望,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民族、无愧于时代的文艺精品。”
54位受到表彰的“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中,上海中福会儿童艺术剧院艺术总监蔡金萍名列其中,上海交响乐团艺术总监余隆由中国爱乐乐团报送入选。“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评选表彰活动始于2004年,当年授予20名艺术家“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荣誉称号,此后分别在2007年、2011年举办第二、第三届评选,先后有140位艺术家获得该荣誉称号。
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主办的第四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表彰大会,将于9月15日在京隆重召开。中国文联已先后于2004年、2007年、2011年召开三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表彰大会,会同中宣部、人社部授予了140名艺术家“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荣誉称号。
从事戏曲工作60余年的老艺术家尚长荣感触颇深的,是习总书记关于传承与创新的阐述。“做有情怀的作品,塑造有生命力的人物”——还有许多文艺工作者拥有和李雪健同样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