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月16日讯:青海春天(600381)9月16日晚间发布澄清公告,就有媒体发表题为《青海春天极草神话破灭》的文章,对公司公司借壳前的业绩、客户情况、营业收入和公司2015年上半年的业绩、毛利率等事项提出的疑问进行回应。青海春天表示,公司借壳前业绩及上半年业绩均真实准确。
青海春天表示,201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和扣非后净利润同比分别下降了49.7%、69.91%和67.55%,对于业绩下降的原因,公司已在半年报中进行了说明。其强调,公司半年报已真实、准确、完整的反应了公司的生产经营情况。
在产品毛利率和销售模式的问题上,青海春天主要产品为“极草.5X”品牌的系列冬虫夏草纯粉片,而不是单纯的冬虫夏草原草销售,因此该产品的毛利率不能与一些企业冬虫夏草原草的销售毛利率相比。此外,公司采取区域市场合作商和自营结合的双轨制销售模式,而非相关文章中所称的加盟模式。该销售模式在今年2月份披露的《交易报告书》中有记载和说明。
公司指出,在半年报中,公司无形资产科目下“非专利技术”账面原值有3亿元,账面净值为2.3亿元,为根据会计准则按使用年限进行摊销所致,相关差额已计入费用。
关于公司借壳上市前的业绩情况,青海春天表示,公司与原贤成矿业的重大资产重组工作均依法展开,在尽职调查过程中也未发行重大异常销售事项,因此,公司借壳上市前的业绩是真实的。
具体来看,相关媒体文章统计“青海春天2011-2014年的合计净利润10.09亿元,但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仅1.67亿元”并认为“其业绩的真实含金量不敢恭维”事项,主要是2014年公司下半年开始大规模的收购生产原料冬虫夏草,从申报期2014年1-6月的合并现金流量表中可以看出该期公司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7.8亿元,而到2014年末时合并现金流量表中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18.23亿元,现金流出了10.43亿元,因此导致累计现金流净额较少。
关于相关媒体文章作者通过工商查询系统未查到公司重组公告中部分客户资料的事项,实际情况为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公司销售策略的调整以及部分合作协议到期,该部分客户目前已分别发生了公司名称变更和公司注销等工商登记内容的变化,在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是可以查到相关信息的。相关媒体文章作者同时也提到“一些公司注册资本很小、资质欠佳”,但注册资本小并不能等同于“资质欠佳”、不具备经营实力和无法创造好的销售业绩。公司在选择合作商、对合作商进行实地考察的过程中,重点关注的是合作商的实际经营实力和团队经营理念,而非其注册资本的大小。
关于相关媒体文章所述青海春天“《2014、2013、2012年度重大资产重组财务报表专项审计报告》显示,公司2013年管理费用下的‘研究与开发费’为2764.42万元,但2014年该项投入却大幅下降70.93%至803.71万元,此外公司广告费用支出也同比缩减2702.31万元至3.28亿元”事项,实际情况为公司根据研发工作的实际进展情况和需要对研发费用的投入和使用进行调整所致;广告费用支出缩减的原因为经过多年的经营,公司的品牌知名度、品牌效应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均得到不断的提升,公司对广告投放策略进行调整所致。对研发投入、广告费用进行调整,均是一家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管理工作过程中的正常行为。
关于媒体相关文章所述《2014、2013、2012年度重大资产重组财务报表专项审计报告》第71页显示“青海春天主营业务(分产品)中居然出现‘广告费’科目”事项,该广告费为青海春天药用资源科技利用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西藏老马广告有限公司(现为公司孙公司)的营业收入。西藏老马广告有限公司是2014年通过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纳入青海春天药用资源科技利用有限公司合并范围,《交易报告书》相关章节已予以了详细记载及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