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月16日讯:曾被誉为“川股第一股”的*ST金路(000510)原本期待的壳重组计划很可能将继续延后。继此前宣布公司管理层被立案调查后,神秘煤老板刘江东在举牌成为第一大股东后,抛出了一份新董事提名议案。不过,这份被外界看做是刘江东搅局重组争夺控制权的“入主提案”最终被原公司董事会否决,尽管刘江东未能拿下这家壳公司的争夺首战,但其持续增持的动作仍然让这场争夺战充满了变数。
入主提案被否
*ST金路今日公告,9月15日,公司召开了2015年第一次临时董事局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举独立董事伍小泉先生代为履行董事长职权的议案》、《关于确定代为履行董事局秘书职权人选的议案》,确定公司独立董事伍小泉代为履行公司董事长职权,确定公司常务副总裁彭朗代为履行公司董事局秘书职权,会议否决了《关于刘江东先生提议召开公司临时股东大会的议案》。经公司申请,公司股票将于9月17日上午开市起复牌。
上述刘江东提议召开的股东会议案中最核心的内容就包含提名董事。9月6日,刘江东提请尽快召开临时董事会和临时股东大会,提名新增4名非独立董事候选人和1名独立董事候选人,提议公司董事局组成人员增加至13名。这也意味着,若在公司重组完成前,上述增选方案得以通过,刘江东或将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回查资料,今年8月以来,一位神秘的四川商人刘江东,在二级市场连续买入股票,并跃居*ST金路的第一大股东。截至9月11日,刘江东共买入了6091.8万股,持股比例达到10%。按7.5-11.72元/股不等的买入成本计算,刘江东斥资超过5亿元。刘江东在公告中称,其买入股票的资金全部来源于自有资金。目前,原第一大股东宏达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德阳国投合计持有7.7%股份。
一位私募人士分析,刘江东此次增持的目的已然明确即获得上市公司的控制权,这与德阳市国资委、重组方新光集团的初衷及原计划都有很大的冲突,作为德阳市本地为数不多的壳平台,相信刘江东要彻底拿下公司控制权的难度非常大。
重组形势严峻
近年,*ST金路由于连年亏损逐步沦为垃圾股。2013年、2014年度,其净利润均为负数,分别亏损1.74亿元和1.47亿元。在被戴上“*ST”帽子之后,金路集团的退市风险开始加剧。壳资源,成为了金路集团的一大自救砝码。今年6月10日,停牌近半年的*ST金路发布重大重组预案,公司将注入万厦房产100%股权和新光建材城100%股权,进而实现新光集团主要资产的借壳上市。
重组方案显示,公司拟以5.45元/股向新光集团、虞云新发行20.6亿股,购买其合计持有的万厦房产100%股权、新光建材城100%股权,作价112亿元。不过,刘江东的闯入显然已经打乱了原计划的行进步骤。新光集团董事长助理徐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候透露:由于*ST金路管理层发生重大变化,实际控制人也有发生变化的可能性,新光集团对重组能否顺利进行很担忧。
事实上,*ST金路的管理层变动剧烈。9月6日,*ST金路公告,董事长张昌德被四川省德阳市纪委调查,董秘刘邦洪因涉嫌刑事犯罪已被德阳市公安局刑事拘留。在今日宣布的新任董事任免公告中,独立董事伍小泉代行董事长职权、常务副总裁彭朗代行董秘职权。
前述私募人士进一步分析,管理层的巨大变化无疑将对重组进程带来很大麻烦,重组方已经找不到一个熟悉稳定的管理团队。特别要注意的是,伍小泉虽然代行董事长职权,但其余两名独立董事都对其空白的行业经验表示怀疑,均投了弃权票,说明股市董事会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刘江东的突破口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