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成困局:智能养老势在必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侯云春在会上介绍了中国老龄化社会的三大特点:其一,来势迅猛。按照一般的标准,60岁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老人比例达到7%。2010年,我国65岁以上的人口比例是7.1%,到了2014年,65岁人口比例是10.1%。短短十几年,老龄化人口百分比增长很快。其二,数量大。截止2014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总数超过2个亿,人口规模超过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总人口数。其三,未富先老。和我们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当中,我们的平均寿命是高的,但是我们的经济总量虽大,人均国民收入却不高。其四,抚老比高。2010年的老年人口的抚养比是5:1,即5个劳动人口养1个老年人。到了2020年,是3:1,即3个劳动人口负担一个老年人,再算上儿童抚养比,劳动人口的负担之重可想而知。
与此同时,在今年的20年,我们国家每年还将增加一千万老人,相当于欧洲两个国家的总和。到了2025年的时候,老人总数将超过3个亿,2033年超过4个亿,2053年达到高峰4.87亿。2033年到2053年,这20年老年人增长缓慢,但是高龄人口增加很快。到2050年的时候,我们国家80岁以上的老人要超过1个亿,失能的老人也要达到1个亿。
因此,在未来,不光是没有钱养老的问题,而且是没有人养老的问题。因此,智能化养老已经是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优雅智能养老:社区+硬件+服务
李克强总理指出,要推动社会化力量成为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主角”。 对于企业而讲,这是一个万亿级的市场。
9月10日,中国智能养老产业创新高峰论坛在国家会议中心召开。政府官员、协会领导、专家学者、企业家等各方力量共聚一堂,探讨在中国老龄化日益加剧的情况之下,如何利用移动互联网让养老产业更加智能化、高效化、科技化和人性化?在未来,中国智能养老产业将如何发展?
致力于穿戴式智能核心技术与云开发应用的创新型科技企业乐源数字告诉我们,在未来将是整合型智能养老的时代,其核心是服务。
首先是智能可穿戴硬件,包括智能腕表、智能腰带、智能鞋垫、智能浴室防滑垫等产品来构建24小时无缝隙的安全监控保障服务体系。如果发生意外,可穿戴设备可以第一时间发出警报,及时寻求帮助;其次是结合乐源数字的Lecomm乐康健康云服务平台将老人的健康数据在云端构建一个新的养老服务模式。再次,是结合乐源数字的乐康健康云服务平台来提供完整的智能家居养老服务。通过智能硬件与APP的配合构建一个在云端的养老的服务模式,让无法留在老人身边的儿女可以实时关注到老人的安全、健康。同时,基于云端的大数据,还可以通过分析老人的步态预测摔倒等发生意外的风险指数,提前预警,并在平时对老人的生活习惯提出健康建议等。通过乐康云平台积累的大数据,乐源数字将更加聚焦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与疾病的防治,打通从养老到健康的互联通道,真正推动智能养老产业成为中国养老事业的中坚力量。
在此之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环,就是社区。当老人出现意外的时候,就需要社区医疗配套的跟上。将来老人在家,如果有需求,可以通过终端发到小区的终端平台上去。平台可以帮他解决。再解决不了,他的信息就可以到医院或者更大的节点上去,可以有更深层次的服务。因为中国的老人非常多,其需求也是多样化的,所以构建一个畅通的需求沟通网络也是非常重要的。以及目前在智能养老这块还没有相应的监管及法规,都是未来需要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