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门推销香皂,你一闻就晕? 被辟谣传言又来了!
扬子晚报| 2015-10-13 09:30:23

  \

   微信朋友圈上这张图并无具体的地点和人物,警方称一看就是谣言。

  \

  \

   连日来,一张物业发出的警示通知,在微信朋友圈里广泛传播。通知称,有人上门推销迷魂香皂,户主开门一闻就会晕过去。通知还特别提到,“南门早上李女士家全部财产,就几分钟的时间被拿走……”

   南京浦口也有南门地区,但这里的小区并没有张贴此类通知。南京浦口警方也表示,并没有接到类似的报案。省中医院麻醉科专家则提醒,闻一闻即被迷晕的事件并不可信,但市民不要碰触不明身份人提供的香烟和饮料等物品。

   是真的吗

   朋友圈疯转迷魂皂 闻一闻就会昏过去

   最近,一则惊心的“通知”在朋友圈里被疯狂转发,内容是有人被上门推销的“迷魂香皂”迷晕,导致家里财物失窃。

   记者在南京浦口一位市民转发的朋友圈里看到,这是一张物业张贴在小区里的提醒通知,内容为:紧急通知:大家一定要互相转告,有几个人拿着香皂,到处推销,到人家里去推销,说你闻这香皂,可香了,等你一闻,一两分钟的时间,就晕过去了,他就把值钱的东西都拿走了,大家一定要转发到群里,并且告诉我们的亲人和身边的人!一定先告诉你的老人和孩子! 这个一定要转,南门早上……”落款日期为“2015年10月11日”。

   朋友转这条信息的市民可不少,甚至有人跟帖称,现在南京浦口很多小区都贴了这种通知,“这一转发弄得心里挺紧张的,赶紧给我父母说了,叫他们小心防范,还给一些朋友说了,大家相互提醒一下,总归没有坏处的。”话虽如此,但没有人明确表示,他们亲自看到小区里张贴这个通知,“都是朋友说的”。

   记者查询发现,早在2013年,这种“迷魂香皂”的类似说法就在南京出现过,随后被公安部门否认。今年10月8日至11日,有媒体报道,在海南省的海口市的多个小区里,物业也贴出了同样的通知,并称是接到了上级的短信通知。而海口市公安局表示并没有下发类似通知,也没有接到过类似案件的报警。

   不仅如此,在黑龙江的肇源县、内蒙古的呼和浩特市以及新疆均有此传言。而这些被传播很广的所谓通知,均被当地警方否认,并提醒当地居民不要盲目轻信谣言,传播谣言。

   记者调查

   物业说没贴通知,南京也无此类报警

   在风传朋友圈的这份“通知”中,提到家住“南门”的李姓女士,被上门推销的“迷魂香皂”迷晕过。南京浦口确实有南门地区,难怪家住浦口的朋友们互相转发——有地点有受害人,这还有假的?

   记者调查发现,在浦口南门地区,有物管公司管理的小区共有3个,但经核实,没有一家物业公司在小区张贴此类通知,也没有听说过小区发生过类似案件,更没有接到上级的指示要张贴通知。“我们管理比较严格,这类极易导致谣言更大范围传播的通知,我们都是非常谨慎的,即使发也要与我们辖区的民警联系,征得同意后才能发布。”一家小区的物管告诉记者。

   记者就此向南京市浦口公安分局进行了解,一位民警表示,他们经过反复核查后,在管辖的南门区域里的小区,并没有关于因推销香皂而发生失窃的案情记录。“现在居民的警惕性比较高,但也不排除以这种方式行骗的可能。如果家中真的失窃了,肯定会报警,由警方介入调查的。到目前为止,尚未接到类似的警情,也没有发现辖区物管张贴此类通知,起码说明这种案情浦口并没有遇到,也没听说南京有这样的案子,如果有这样的案子应该会全市警方通报协查。”

   麻醉专家:闻香即晕,医学上几无可能

   “迷魂药”的江湖传闻,一直在微博微信等网络媒体上流传。早在数年前,南京江宁警方曾为此专门向医学专家、化学专家求教,答案是:目前已知的所有化学药品,都达不到在人面前晃两下就能迷晕的效果。即使是医院用的吸入式麻醉剂,也要用面罩或者呼吸器深呼吸几下甚至几分钟才能做到,警方也从未接到此类“迷魂药”作案的报警。

   江苏省中医院麻醉科主任郑曼表示,从临床上看,要让患者达到全身麻醉,常用的是两种方式,一是静脉注射,二是吸入式,此外还有口服、直肠等,但都要有辅助条件才能达成。“闻香后立刻晕倒,这种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

   专家表示,即使是进口的高效麻醉品,也达不到控制人意识的地步。麻醉效力比较快的氟醚,至少也要5分钟才发挥作用,有的药物如异丙酚、氯胺酮确实可使人失去理智、说真话,但要说还能完成较长时间的走路,乖乖地回家取钱、拿钱则没有可能。

   郑曼介绍说,传闻中迷魂药之类的药物,她并未亲眼见过,而一些特殊的化学药品、神经毒气等,能让人很快昏迷,但也需要数分钟才能奏效,而且对人体有严重的危害,存在相当大的操作难度,普通人很难接触到。

   ■警方提醒 拒绝上门推销防意外

   不管有无“迷魂香皂”一说,警方也提醒市民,以上门推销为名进行诈骗或者入室抢劫的案例此前也曾发生。“对于上门推销产品、免费试用产品等陌生人员,提醒市民注意防范,以免因此而遭遇意外。”一位民警告诉记者,市民加强防范,不贪图小便宜,遇到上门推销的陌生人,一个人在家时,千万不要开门让对方进入。如遇对方纠缠,可拨打110报警求助。

   警方提醒,上门推销的人良莠不齐,全国各地已经发生过多起以此为由骗开门,然后实施盗窃、抢劫甚至杀人的警情。“不仅迷药不靠谱,就是控制人的药物也不存在。但只有不开门接触陌生人,这才是最好的防范方式。”民警称。

   延伸阅读

   为何警方说

   “一看就是谣言”?

   南京市公安局有关人士告诉记者,“迷魂香皂”的微信一看就是谣言,“如果有闻一闻就失去知觉的药,医院麻醉科不就轻松多了?网络上经常有这样的人,每隔一段时间就把这种谣言改头换面发一遍,目的是利用人们的善良,骗人阅读后转发从而增加点击量,骗取高关注率和转发率。”

   这位警方人士告诉扬子晚报记者,这些谣言有很强的规律性,大多围绕现代人们关注的三大焦虑主题——人身安全、食品安全和健康养生,且喜欢用极端的事例和惊悚的语言,来唤起大家的恐惧情绪。一些市民从朋友圈看到类似的假新闻,会信以为真,完全出于好心而转发。基于朋友之间的信任,和“就算是假的,提醒一下也好”的心态,这类谣言很容易发酵。其实这类谣言大多缺乏专业性甚至常识性,时间地点人物等几个要素一般都模糊不清,语言叙述似是而非,稍加注意,并不难辨别。

   网上流传的迷药案靠谱吗?

   被拍一下撒迷魂药:

   基本不可能

   网上一度流传着被人“拍肩”“晃一下”,等当事人一回头,对方撒出粉状物的“迷魂药”,当事人被迷后,听从别人的命令,掏出值钱的财物交给对方,甚至还主动带人到家里。民警称,这种可能性基本不存在,也没有接到类似的报案。

   专家称,目前已知的所有药物及化学品,都难以达到控制人行为的效果。利用口服、吸入、注射等方式达到迷药效果的一般就是麻醉剂,但只有口服麻醉剂存在较高的可操作性。至于撒粉、喷雾等,属于吸入颗粒物或气体,操作的可能性很低。但具有麻醉效果的气体是有,不过普遍具有刺激性气味,且需要在封闭条件下持续长时间、大剂量给药才会起作用。

   抽烟喝饮料被迷晕:

   多是熟人作案

   接到陌生人递来的香烟,或者是一瓶饮料,结果晕了,被人盗窃了所有的财物。

   专家告诉记者,香料及饮料中,可能掺入麻醉性药物,吸入体内后,会起到一个麻醉的作用,有一种精神抑制性,短时间里有可能还会致幻,晕倒,关键是香烟及饮料的气味部分掩盖了药品的味道,导致中招。

   警方称,这种情况完全有可能发生,因为香烟或者饮料中,完全可以掺杂其它致幻致晕的药物或者化学品,吸入体内后可引发迷晕状态,导致当事人短时失去知觉,这种案情也发生过,但都是在熟人之间。“我们建议,陌生人递来的吸入体内的物品,诸如香烟、饮料等,请市民不要接触。”民警说。


  教育部确定12个管办评分离改革试点单位,《通知》指出,教育部政策法规司负责具体确定并组织落实试点工作要求和各试点单位改革的重点任务 。” 今年5月,教育部发布《关于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 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若干意见》,明确了管办评分离的行动路线图。


  本月起,本市低保、低收入群体等社会救助对象医疗救助待遇将提高。对于不符合救助条件的,区县民政部门应当在做出不予审批决定后2个工作日内,书面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分享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