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美女CEO:创业出名要趁早
中国网| 2015-10-13 15:56:49

  最近朋友圈被一篇名为《创业大跃进:高校创业成一地鸡毛》的文章刷屏了。这种标题的文章我该是很淡定的,毕竟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春风一吹,创业圈画风几经突变。先是媒体吹捧90后大学生创业估值过亿啊,融了几千万啊,颠覆世界啊,语气好像明天就能kill硅谷,气活乔布斯一样。后来,以云视链、一亩田、超表为首几个90后CEO被扒皮了,舆论又一边倒90后大学生创业者“硬不起来”。

  被黑多了,也就不在乎是不是出翔了,但这次不同,因为唱衰90后大学生创业者的不是别人,正是这个群体自己。这篇文章大量引经据典,大学生创业完蛋率高主要以下几个原因:

  1.你一学生,别幻想成功,不能安安静静给人打工吗?

  2.大学生与行政勾结,垄断市场,可耻的行径,指定完蛋

  3.精品店、服装店、美甲店啥的太LOW了,够不上互联网的逼格

  4.创业大赛主要比演讲口才,除了自我意淫,没卵用

  5.俞敏洪说了,大学生项目95%没创新,所以不该鼓励

  我叫杨冠群,创办了桀骜不寻的文化传播公司,作为一名同样没什么卵用的“90后大学生创业者”,忍不住出来说几句话。虽然不像张天一、郭列、马佳佳那么有名,我仅作为一个圈内人,替这个群体发出点不一样的声音。我认为这个时代有适合高校创业者发展的土壤。

  一、行政垄断——天时

  Paypal的创始人彼得蒂尔在《从零到一》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观点:好的创业企业不能去走竞争道路,只有垄断才能生存。企业死亡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竞争。

  为什么?因为完全竞争市场是不合理的,也是不可能存在的。每个行业都有一个所谓的龙头,互联网行业更是如此。社会经济结构最稳定的结构是金字塔结构,在金字塔顶端的称之为垄断,达到垄断的程度才能决定一个行业的发展水平,制定一个行业的发展规则。遵守规则的人永远不如制定规则的人。

  那你会说了,政府不是反对垄断吗?对的,但这并不说明没有办法去应对。我们最熟悉的谷歌大部分收入来自于广告,超过的美国市场的50%。很明显,这已经是垄断了。可是谷歌为什么能避开相关部门的核查呢?这很简单,谷歌把自己定义为一个互联网科技公司,那么它的市场占有率就大幅度降低了。在中国,哪一个公司不是先成垄断之后才有自己最大的行业发展空间?

  阿里联合苏宁,滴滴联合快的,美团联合大众点评等,然后BAT和其他大的小的创业公司互相“勾结”,哪一个不是在形成一种垄断力量?为什么?因为他们不是傻子,知道垄断的好处。如果没有行政垄断的力量,在当今中国这个靠关系、靠人脉的社会,优秀的90后年轻创业者怎么凭借趋势和能力登上历史的舞台?

  二、就业格局——地利

  如今的就业环境已经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90后大学生学到的许多知识是与这个社会严重脱节的,并且有许多大学生抱怨说,找不到好的工作,买不起房,这些现象已经司空见惯了。

  社会为什么会出现今天的就业格局?国务院为什么会一而再再而三地鼓励互联网+和创新创业企业的发展?

  不管你是否承认,中国在慢慢步入完全资本主义社会。社会的资源有限且集中掌握在极少数人手上。社会不会再去主动分蛋糕、追求公平,掌握资源的少数人会创造新公司,发展,再垄断,往复循环。在资本主义社会贫富差距极度扩大的情况下,西方尚且有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而中国庞大的人口决定了没有能力、没有主动出击的人必定会饿死!

  所以,原先的社会资源分配和就业格局会破碎,新的经济是由具有创新能力、或者主动去迎接社会浪潮的人引领的。那么,为什么不创业呢?

  三、创业基因——人和

  什么是具有创业基因的人?

  首先,他必须对互联网的发展具有充分的认识。现代的许多人对互联网的作用有误解,包括该文章的吴笔者,认为互联网是一种实际存在的产品,并且雷军说的“互联网思维”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事实上,互联网不创造价值,而仅仅作为“连接”:百度连接了人与信息;腾讯连接了人与人;阿里巴巴连接了人与商品。我们都用QQ和微信,但为什么只见微商不见Q商?因为微信更能体现互联网去中心化、去产品化、打破信息不对称的属性。QQ是很典型的金字塔结构,只有群主可以拉人和踢人;反观微信,没有中心概念,每个人都能拉人,一个群很快就加爆了。所以,与Q商比,微商能够创造病毒式爆发和增长,远远更有前景,但你能说Q商不互联网吗?综上,互联网行业“并不存在”,而且“互联网思维”也不过是对信息和商业不断的新理解。

  关于90后大学生开服装店、精品店、美甲店的行为,作为一个圈内的创业者的认识,这些行为是可取的,别管黑猫白猫,抓到耗子就是好猫。

  其次,吴作者批判“创业大赛变成了演讲大赛。”其实,我认为,校园的创业大赛不是演讲大赛,还能是什么?演讲技能是一个创业者最重要的技能之一,因为它决定了一个创业者的成败。在种子、天使投资、A轮中,投资者最看重的是创业者本人的素质,而一副伶牙俐齿是创业者的利器,是打开融资大门的敲门砖。

  马云的演讲能力大家是有目共睹的,他一张口,投资者就被他天花乱坠的演说所震撼;锤子如果没有罗永浩满满的情怀鸡汤,估计真的“卖个锤子咯”;伟大的安妮硬是用无数个好故事完爆千千万万画功在其之上的漫画家。

  在创业大赛的阶段,不可能要求大学生的创业项目多么实际、多么完美,更多的不是去苛求他们应该做什么,而是切实地引导他们应该怎么做。

  四、5%是大概率事件

  俞敏洪说,95%的大学生创业项目都是不创新的。那么,请问,新东方是一个创新的互联网企业吗?很多所谓的创业家对于大学生创业的批评其实是矫枉过正!

  为什么我提倡创业?创业是一种自我增值,是去帮助企业构建一个生态系统。李开复也说过中国缺乏的是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

  90后的创业者更有时代的嗅觉,对于互联网、创新的认识远远强于前一辈人,这是不可否认的,因为互联网已经变成了这个群体的一种生活方式,他们更熟悉这个时代的潮流。为什么让90后去试错和接受教育,而是在出现问题之后就一味地狂喷呢?难道中国高校的教育比大学生创业者在实践中经受的教训更有价值?

  好的创业者永远凤毛麟角,不然乔布斯、扎克伯格、马云也不会成为传奇,人人都能成功的时候,这份殊荣便没有意义。况且,5%的创新概率,与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相比,已经是前所未有的大概率事件了。

  什么是进步?从没有人了解创业到创业变成了一种热议的话题,这就是进步;从没有人去思考创业的利和弊到很多人来了解并且参与讨论,这就是进步。不要做一颗墙头草,在资本冬天的时候就狂喷年轻的创业者,在融资春天的时候就把年轻创业者吹成神。这些行为都是不理智的。我相信,90后大学生创业不是满地鸡毛,而是含苞待放!

分享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