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胡女士一大早就来到银行,打算用自己这半年的积蓄购买一款理财产品。可刚踏进银行大门,胡女士就反身走了出来。邻居老张告诉她:“利息才2.96%,你还买吗?趁早回家跟儿子学投P2P吧!”
这究竟是个别还是普遍现象呢?
百款银行理财收益跌破3%
据融360监测的数据显示,2015年9月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49%,再创近两年新低,有分析师指出9月份银行理财产品有108款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低于3%,较上月减少7.69%。
业内人士表示,在经历了前期股市的震荡之后,银行理财进入股市的资金急剧缩减,银行在这方面的投资也更加谨慎。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双低迷”让优质的项目炙手可热,项目端有更强的议价能力去降低资金成本,所以即使有较好的项目,也很难获得较可观的收益。因此,银行发行理财产品的动力被削弱,整体发行量的减少在情理之中。
实物抵押模式P2P高收益抢客
银行收益下降的同时,实物抵押模式P2P收益却持续走高。一些原本对P2P了解不多的中老年人也开始热衷于这一理财模式。与银行理财产品相比,实物抵押模式的P2P在安全性上可以说与银行理财不分上下,尤其是在允许银行破产并可对理财部分不予赔付后,P2P实物理财在安全性上或许也要略高一筹。
以专注于实物理财的响当当为例,响当当平台的标的年化收益均在18%左右,远远高于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而响当当的债权全部要经过典当行、资管公司、风控部三重审核,并且资管公司承诺:一旦项目逾期,将对抵押物进行刚性回购。这无疑把标的的风险降到了最低。
业内人士认为,银行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下行的态势符合宏观经济面的现状,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发展速度的放缓,我国可能进入一个较长期限的低利率时期。就目前的投资市场来看,银行固定收益类投资品种的预期收益普遍较大幅度下滑,但响当当等实物抵押模式P2P的收益率仍保持较高水平,对于偏保守的投资者来说,选择这类P2P平台进行投资,是现阶段比较理想的投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