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0日,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浏阳河小学工地,古墓群7号古墓发掘现场出土了一套鼎、敦和壶,年代初步判断为战国晚期,考古人员正对现场进行挖掘测量。 图片来源:CFP视觉中国
10月27日,河南新郑,发掘清理后的墓葬坑。考古人员从墓葬形制和出土文物认为,这批墓葬属于战国晚期平民墓葬,其中有一座宋代砖券墓。专家认为,该地区发现的大量土坑木椁墓与砖椁墓形制的墓葬,它应是战国晚期及两汉时期土坑木椁墓逐渐向砖室墓转变的一种过渡形式。
记者28日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日前在咸阳周陵镇贺家村附近发现了163座战国时期秦平民墓葬,为研究了解当时秦人社会结构提供了珍贵资料。根据墓葬的形制特点,专家初步认为,这批墓葬年代为战国晚期偏晚至秦代,墓主人的身份应属于平民阶层。
考古人员拿出一块掰开,有白色的弹性肌腱膜和一根一根的肉丝,结合铜敦的功能考古人员认为它是一块一块的肉制品。据介绍,在282座秦汉墓中,67座墓葬陪葬有带骨的动物肉制品(因肉质腐烂,只能看到动物骨骼),占全部墓葬(312座)的比例较高,占到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