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繁荣发展一年间:书写人民伟大实践 记录时代进步要求
新华网| 2015-10-18 21:14:47

  书写人民伟大实践 记录时代进步要求——文艺繁荣发展一年间

  新华网北京10月18日电(记者周玮、姜潇、史竞男)金秋时节,又是一年好风景。

  去年此时,习近平总书记在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科学回答了事关文艺繁荣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密切文艺与人民的联系提出具体要求,为新时代中国文艺发展指明方向。

  广大文艺工作者践行习总书记讲话精神,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努力创作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书写人民伟大实践,记录时代进步要求,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一年来,在讲话精神的引领下,中国文艺创作的长卷呈现出新气象:百花竞放、别开生面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无疑是今年文艺创作最重要的主题词之一。

  “14年的抗战历史浓缩在90分钟晚会19个节目中。希望这场晚会,让世界读懂中国人民的抗战历史,读懂中华民族的抗战精神。”总导演陈维亚说。9月3日晚在人民大会堂上演的抗战胜利70周年文艺晚会《胜利与和平》,奏响了文艺纪念抗战的强音。3000多人的强大演出阵容,展示了全民族欢庆胜利、讴歌世界和平的动人场景。

  现代京剧《西安事变》刚刚结束首轮演出。由于魁智、朱强、李胜素等领衔的这台新创剧目,获观众盛赞:“那种大口呼吸英雄气的感觉非常过瘾!”中央歌剧院首度公演原创歌剧《我的母亲叫太行》,讴歌太行军民浴血奋战的精神。中国儿艺儿童剧《红缨》将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动人故事搬上舞台。北京市配合抗战胜利纪念活动推出一批优秀文艺作品,如中国评剧院评剧《母亲》、国家大剧院歌剧《方志敏》、北京人艺等推出的《故园》、电影《百团大战》、电视剧《巨浪》、电视纪录片《伟大的贡献》,得到好评。央视创作和推出的纪录片《东方主战场》《光明与阴霾》,引起强烈反响。

  人们看到,这些抗战题材创作力求成为富于美学品格的艺术精品,以充溢爱国情怀、民族气概、英雄气节的精神能量,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一年来,中国文艺唱响主旋律,聚焦中国梦。中国文联推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歌,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生动起来;《共筑中国梦》《天耀中华》等“中国梦”主题新创歌曲,广为传唱;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的大型反腐警示组歌《西柏坡——人间正道是沧桑》,彰显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和执政理念,揭示了“考官是天下老百姓,考题是民富中华强”的主题;纪录片《记住乡愁》选取100个以上传统村落拍摄,讲述传统村落的文明故事,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基因,获观众与专家一致点赞。

  8月16日,第九届茅盾文学奖揭晓,格非《江南三部曲》、王蒙《这边风景》、李佩甫《生命册》、金宇澄《繁花》、苏童《黄雀记》5部长篇小说获殊荣。专家认为,5部获奖作品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近年来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思想高度、艺术水准,体现出中国当代文学繁荣发展的态势。

  今天的中国文艺,力戒浮躁、力求创新,力争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潜心创作,精益求精,努力攀登艺术高峰,成为文艺界的自觉行动。

  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八年磨一剑,获口碑票房双丰收,被誉为国产动漫电影良心之作。中央民族乐团近期推出《又见国乐》,糅合电影、戏剧、雕塑等多种艺术形式,结合演奏艺术家的台词及肢体语言,让耳熟能详的传统曲目获得新的生命力。

  著有《朝鲜战争》《长征》《解放战争》《抗日战争》等“战争系列”作品的军旅作家王树增说,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文艺精品,成为文学艺术家不断追寻的彼岸,就像追求真理一样。如此才能打造出传得开、留得下的文艺作品。

  一年来,围绕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中央和地方密集出台促进艺术创作生产的政策,令文艺工作者鼓舞振奋。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中央财政支持优秀戏曲剧本创作、落实税费优惠、鼓励为戏曲院团免费或低价提供排练演出场所等给力政策,被业界称为振兴戏曲艺术的“进军号”“及时雨”。目前,文化部门正在制定“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实施中华文化传承工程,大力扶持京剧、昆曲、地方戏等艺术的传承和创新。

  力图解决文艺创作中有高原无高峰问题,山东省把提高组织化程度作为加强文艺精品创作生产的一项重要举措,加强组织统筹,强化规划论证,完善政策保障,尤其重视文艺评论,并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签约文艺评论家”制度。

  重庆出台文艺可持续发展新政,市级财政为文艺发展新增投入经费上亿元,其中,新增设立文化事业发展资金5000万元,新增重庆美术馆展品收藏、运行经费5000万元。

  浙江大力实施文化精品工程,加快文艺精品打造,影视剧创作“集中爆发”——今年上半年,电视剧《抗倭英雄戚继光》、纪录片《话说钱塘江》等作品入选中宣部、财政部重点影视创作扶持项目;电影《烈日灼心》获第1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最佳男演员奖,电影《刺客聂隐娘》获第68届法国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一年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成为阳光、健康、积极的巨大正能量

  慰问演出、艺术采风、体验生活、结对帮扶……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一个月后,一场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在我国文艺界广泛开展。广大基层文艺工作者深入群众,体验生活,吸收营养,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的要求。

  作曲家赵季平的创作从来离不开深入生活。从《黄土地》《红高粱》到《大宅门》《好汉歌》,从《世纪交响》《和平颂》到《盛典》,他的音乐创作是通俗的、民族的,也是流行的。“我今年70岁了,从学校学习到现在,这50年一直不断地走到民间去。对于每一个作曲家来说,到生活中去,这个基本功是一辈子要做的。”他说。

  作家欧阳黔森坚持,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你写的东西,老百姓一看,那不是我们的生活,大家自然不感兴趣。”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始终坚持面向社会、关注生活。少数民族和边远地区,是他去的最多的地方,也是他创作的重要题材。编剧王丽萍说,生活永远是最好的老师,一名编剧只有用心去品尝生活的味道,酸甜苦辣才能跃然纸上,或咸或淡才能活色生香。

  只有向下扎根,才能向上生长。一年来,文艺创作领域涌现出了越来越多谱写人民大众现实生活与精神世界的艺术作品,并在人民群众中引起共鸣。

  美术界深入开展写实主义创作实践,为一方水土以及生息其间的人民立像。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院长杨飞云经常带学生一起去写生创作,每天从天亮画到太阳落山。他画过好多农民,《年迈的石匠》《陕北乐手》等作品打动人心,观众评价:透过油彩,那写满沧桑故事的眼神与岁月耕耘过的面容似曾相识。

  中国美协、中国美术馆通过“向人们汇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当代十五位美术家作品展、“人民的形象”、“中国写意”等专题展览,聚焦人民大众,反映现实生活。有观众评价:艺术家浮躁之气少了,那种对着照片画画的痕迹不见了。

  参加了去年文艺工作座谈会的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电影表演艺术家李雪健说:“今天,我们的文艺工作者越来越意识到作品的好坏,重要的还是看人民群众的口碑,因为只有人民群众点了赞,才算数!”

  如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于平所说,一年来,越来越多的文艺家有了这样的文化自觉,能够沉下来、扎进去,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火热生活中汲取营养、积累素材。

  积极参与“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广大文艺工作者,同时身兼公共文化服务志愿者,为百姓送文化,到基层种文化。国家艺术院团已有150批次近3000名艺术工作者深入基层一线,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刷新中。

  “我们到过很多世界顶级音乐殿堂,赢得过无数赞誉,但基层群众的掌声最值得骄傲!”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团长关峡说。

  今年9月22日,关峡和国交的艺术家们带着重庆市南岸区迎龙镇北斗村农民管乐队、重庆特殊教育中心(盲童学校)扬帆管乐团登上了国家大剧院的舞台。媒体的镜头对准了沐浴在音乐阳光下的盲童,还有那一双双紧握着金光闪闪乐器的粗糙干裂的大手……

  以人民的欢乐为乐,以人民的忧患为忧,坚定对人民群众的创造力、人民群众的真善美的信仰,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团长、越剧表演艺术家茅威涛坚持“用一辈子做好越剧这一件事”的信仰:我有责任守望越剧,为越剧的生存与发展寻找一条新路。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说,通过“生活”这个入口,我们得以贴近现实、贴近地气,深耕现实大地,同时又让现实生活来教育和开启我们,学习与时代的命运休戚与共,由此获得真正影响和塑造我们一生的、赋予我们创造的生机与活力的生命。

  一年来,中国文艺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旗帜,全方位展现行进中国的宏阔场景,真实记录中国人铸就中国梦的奋斗历程,为时代前进存照

  伟大的时代需要优秀的现实题材作品讴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需要优秀的现实题材作品培育支撑。

  根据著名作家路遥同名小说改编的大型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今年两会期间播出,收视率始终稳居全国前列,网络平台的累积总播放量超过20亿。专家认为,电视剧秉承了小说现实主义的创作思想和情怀,用镜头生动艺术地营造出20世纪80年代的泥土味、民族风、精气神,传递出一种温暖、励志、真诚、向善的精神力量。

  上海推出“中国梦·申城美——追梦人的故事”微电影大赛,征集到741部微电影作品,将镜头对准凡人善举、先进典型,讲述追梦圆梦的生动故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这一年,传统文化对民众的吸引力有目共睹。这个秋天,北京故宫,“石渠宝笈特展”清晨一开门,便有观众向武英殿、延禧宫狂奔;正午骄阳下,排长队六七小时,只为亲见《清明上河图》《伯远帖》真迹。9月底,第三届中国·杨柳青木版年画节在天津古镇杨柳青镇举办,来自不同地域的特色木版年画集中展示,还有现场制作体验活动,不少来自国内外的年轻人一试身手。

  大洋彼岸的美国。我国京剧表演艺术家张火丁前不久登上纽约林肯中心,演出全本京剧《白蛇传》《锁麟囊》。《纽约时报》拿出5个版面对此次演出盛况做了报道。今年春节期间,香港舞蹈团的舞剧《花木兰》恰巧在暴风雪之夜演出。恶劣天气丝毫没有影响美国观众的热情,此剧在戴维寇克剧院连演四场,每场上座率都高达九成多。

  在专家看来,外国观众对异国艺术作品的正面反馈、评价,不止是对作品、还包含对一个国家道德标准、文化基因的肯定。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作家刘慈欣凭《三体》获世界科幻最牛奖之一雨果奖,也不仅仅在于为国争光,而是显示了各种文化可以通过互相学习来共同促进,体现了“兼收并蓄、为我所用”的软实力提升之道。有美国科幻作家评价:《三体》思考了我们时代的诸多重大问题,刘慈欣站在了推测思索性小说的顶峰。

  如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张宇所说,作为一个世界大国,没有文化影响力的增长和扩大,是不可想象的。文艺发展的大势,和整个国家的发展,和整个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大势是相一致的。

  今年就任中国音协主席的作曲家叶小纲,这样看待自己这一任上的责任和目标:要让中国音乐成为世界音乐,要让中国音乐成为真正的内容提供者。“中国文化走出去,中国文化的复兴,音乐是可以做大事情的。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当代的音乐家应该有很深刻的社会理想和人文情怀。”叶小纲说。

  9月11日,《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经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这是继去年文艺工作座谈会后,对艺术精品生产的一次再动员: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时代前进的号角。举精神旗帜、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是当代中国文艺的崇高使命。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凝聚中国力量,是文艺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风好正扬帆。一个伟大时代的来临,往往以文艺为发端。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风云际会、气象万千的壮阔时代,会成为文艺创作的黄金时代;我们有理由期待,文艺工作者们不停地超越自我、不断地攀登高峰,以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

分享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