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足够大,容得下各类自由贸易安排。面对TPP,中国有理由也应该气定神闲。
近期,TPP部长级会议传出消息,12个谈判国就协定达成一致,谈判基本结束。TPP对中国的影响,国内舆论有着多种看法。而正确研判TPP影响的前提,是看清TPP的“实”与“虚”。
TPP是新型自贸协定,内容涵盖贸易、投资、服务等多领域,涉及知识产权、原产地规则、劳工和环境问题等多项议题,具有标准高、开放度大等特点,其追求的是新一代高标准的全球经济治理规则。TPP对中国的影响切实存在,这是“实”的一面。
首先,国内改革的速度和深度将面临压力。TPP制定的标准和规则可能成为新一代贸易规则制定的重要参考。这客观上对中国国内政策提出较高改革要求。因此,中国若想加入,可能面临接受TPP所有标准的课题。中国虽已对外签署多份自贸协定,但在政府采购、临时入境、战略合作关系等非经贸类议题方面,在已签定的一些自贸协定中均未涉及。
其次,TPP将成为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经济支柱。从战略上看,中国因此面临的压力将不仅是经济上的,还有安全上的。目前,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军事支柱已基本成型。美国国家安全顾问苏珊·赖斯称,TPP是美国亚太再平衡的一个核心支柱。TPP从经济层面给美国国内和亚太国家对美国“出口安全,收获赤字”的抱怨作出了正面回应,为亚太国家画出了一个进入美国市场的“大饼”,意在争取亚太国家对美国再平衡战略的支持。
但是,也应看到,TPP目前只是12个政府间达成协定,距离正式签署、完全发挥效力还有一段路要走,中国还有应对和调整时间,这是此次TPP谈判完成“虚”的一面。
一是审批环节还面临诸多阻力。TPP的正式实施需12个成员国政府完成各自国内审批。按此前约定,协定的最终落地还需至少经过代表85%地区经济活动的6个以上成员国批准才能实现。但各国国情、国内利益诉求各不相同,TPP实施难度不小。单就美国看,其国内目前就正在集聚阻挠TPP生效的力量,TPP要想轻松过关并不容易。
二是对TPP的短期影响不宜高估。作为一种区域一体化的安排,TPP必然带有对区域内开放、对区域外封闭的特性,这种排他性带来的贸易和投资转移效应,不可避免会对中国贸易和投资带来负面影响,但这种影响或是有限的。要削弱TPP对中国的冲击,关键在于构建更加开放的经济模式。而今年5月,中国政府公布《关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若干意见》,已提出要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目前,TPP的12个成员国中,澳大利亚、新西兰、智利、秘鲁、新西兰等国已与中国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越南、马来西亚、文莱属于中国-东盟自贸区成员,日本也在中日韩三边自贸谈判框架下与中国就贸易和投资措施便利化进行商谈,并取得了一定进展。中美之间的双边投资协定(BIT)谈判已进行到第21轮。习近平主席9月访美期间,两国明确表态将强力推进谈判,加快工作节奏。
此外,2016年将是中国加入WTO15年过渡期届满之时,中国将自动获得完全市场经济地位,这将进一步改善中国的外贸环境,中国所面临的由于非市场经济地位带来的困扰将大幅减少,中国将以更加自信的姿态参与国际经贸合作。
总之,太平洋足够大,容得下各类自由贸易安排。面对TPP,中国有理由也完全应该更加气定神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