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GDP或破7 四季度能否回稳?
财经时报| 2015-10-19 15:30:22

  【三季度GDP或破7 四季度能否回稳?】今天,国家统计局将公布第三季度GDP,这再次成为关注焦点。中国经济正面临新旧交替的压力和挑战。在经济增长旧动力衰退、新动力尚未成为主导力量的当下,有人担忧,中国经济是否会“硬着陆”或动力消退?

  今天,国家统计局将公布第三季度GDP,这再次成为关注焦点。中国经济正面临新旧交替的压力和挑战。在经济增长旧动力衰退、新动力尚未成为主导力量的当下,有人担忧,中国经济是否会“硬着陆”或动力消退?

  中国经济正面临新旧交替的压力和挑战。在经济增长旧动力衰退、新动力尚未成为主导力量的当下,有人担忧,中国经济是否会“硬着陆”或动力消退?

  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昨日,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7%,符合全年增长预期目标,也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增长最快的。一个国家经济增长,有快有慢是正常的,不能说只能加速、不能减速,这不符合经济规律。

  今天,国家统计局将公布第三季度GDP,这再次成为关注焦点。梳理了十家主流券商报告和多方预测发现,三季度GDP增速低于7%的观点超过九成,大部分预测在6.7%~6.9%范围内。

  一名官方经济研究人士表示,从此前公布的数据来看,三季度GDP“破7”几乎成为定局。他认为,当前内外需持续疲软,人民币信贷回升和供给量增大等有利因素被贬值对冲,在复杂矛盾的背景下,这一数据并不悲观,而且从分项数据看,中国经济转型的成效日益显现。

  不过,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依然错综复杂,全球经济情况总体偏弱,中国不可能独善其身。上周五央行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9月金融机构外汇占款下降幅度再创历史单月最大降幅,央行外汇占款也已连续8个月下降。

  市场普遍认为,未来数月中国的外汇占款仍然可能出现负增长。外汇占款的减少、9月金融数据的隐忧,加大了市场对央行降准的预期。

  李克强总理16日主持召开金融企业座谈会时就强调,要在保持宏观政策稳定的同时,引导金融机构围绕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创新服务方式,有效破解融资难、融资贵,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和信贷总量适度增长,加大定向调控力度,支持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和小微企业,降低服务收费。

  金融数据喜忧参半

  一些专家表示,下一步中国经济发展环境更趋复杂,国内外影响经济平稳运行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有所增多,经济下行压力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实际上,从已经公布的前三季度金融数据看,也是喜忧参半,货币政策依然面临诸多考验。

  10月15日,央行发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9月新增信贷1.05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升至1.35万亿元,连续3个月上升。广义货币(M2)同比增速微降至13.1%,狭义货币(M1)同比增速升至11.4%,为2013年5月来的最高值。

  华夏银行发展研究部战略室负责人杨驰向本报记者分析称,一方面,广义货币(M2)同比增速达到13.1%,人民币贷款增加9.90万亿元,前期的降准降息、调整存贷比口径等“微刺激”措施已经释放出更多的流动性,货币政策的微调初见成效。

  另一方面,杨驰称,从社会融资规模来看情况不容乐观,人民币贷款占比不降反升,信贷融资仍是当前支持实体经济的主体渠道,这和今年股市IPO暂停、融资环境不理想有关,也与监管当局治理同业业务导致信托贷款大幅下降、委托贷款统计口径调整有一定关系。尽管人民币贷款同比多增2.34万亿元,仍难以弥补信托、股市、银行承兑汇票增长乏力带来的融资规模下降。

  实际上,银行间市场的同业拆借和质押式回购利率,都明显低于去年同期近1个百分点,说明银行体系的总体流动性充足。

  “如此看来,资金向实体经济传导的渠道不畅通的难题仍未破局。”杨驰分析称,虽然银行体系的总体流动性充足,但实体经济信贷需求疲软,银行缺乏优质安全的放贷对象,“资产配置荒”的现象比较明显。

  从名义利率来看,存贷款基准利率均已降到10年来的最低水平。但考虑到CPI增速重回“1时代”,PPI长期低迷,物价水平在低位徘徊,实际利率水平其实仍然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使得企业的真实债务负担依然较重。

  进出口持续低迷

  据新京报报道,近日海关总署公布的9月贸易数据喜忧参半,令即将公布的中国第三季度GDP增速数据蒙上阴影。出口增幅连续第三个月为负值;进口跌幅进一步扩大,连续第11个月出现负值,成为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连跌”。

  9月中国进出口总值2.22万亿元,同比下降8.8%。其中,出口1.3万亿元,同比下降1.1%,降幅较8月收窄5个百分点;进口9239亿元,同比下降17.7%,跌幅比8月扩大约4个百分点。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黄颂平表示,出口跌幅缩窄,一方面由于前期促外贸政策措施逐渐显现,另一方面近期人民币汇率调整也对出口形成利好;进口跌幅进一步扩大,主要因为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低迷。

  虽然贸易顺差仍然在扩大,但人民币市场汇率大幅回调。昨日截至北京时间17:00,离岸人民币汇率报6.3420,下跌210点,跌幅0.3322%。

  民生宏观分析师朱振鑫认为,贸易顺差持续高位运行,理论上有助于提振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信心,但实际运行中对汇率的支撑作用有限。

  中国三季度经济增速预计将于下周公布,9月进出口数据令GDP数据承压。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预计,三季度GDP将增长6.9%左右。

  “从宏观调控来看,要想拿一个不错的全年成绩,中央势必加力稳增长。在三季度GDP破7的倒逼下,四季度降息降准一定会出现,考虑到人民币汇率短期企稳,降息可能比降准来得更快。”

  打组合拳四季度有望回稳

  据报道,三季度以来,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和工业生产等主要经济指标均在放缓,令得经济学家的悲观情绪有所增加。那么,未来四季度的中国经济会回暖么?

  中国银行近日发布的《2015年四季度经济金融展望报告》认为,四季度,稳增长政策将继续显效,投资面临的“人”和“钱”的约束正在逐步缓解,房地产市场亦持续回暖,加之去年同期低基数,预计四季度GDP增长7%左右,较三季度小幅回升,全年增长7%左右,比去年回落 0.3个百分点。

  在9月28日召开的“NAES宏观经济形势季度分析会(2015年3季度)”上,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表示,当前中国经济去过剩产能、去泡沫、去杠杆仍未完成,四季度国内和国际经济形势更加严峻,国内经济有“惯性下滑”的风险。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马晓河指出,通缩风险压力仍然在增加,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的合理区间处于下行通道。他判断,今后几个月,中国经济增长仍然是总供给、总需求失衡,供大于求的态势不会改变,需求回升不会太快。在政府的投资拉动下,基础商业投资会有所回升,尤其是四季度,但是制造业和房地产不会回暖太高,消费增长会呈现低缓趋势,国内通缩风险压力增加,出口会由负转正呈现低增长。今年一、二季度GDP增长7%,三季度有可能会跌破7%,四季度可能比三季度好一点,但是全年经济增长要低于2014年。

  尽管政府“保7”压力增大,但按照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9月的表态,不低于6.5%的GDP增速将被视作“7%左右”。海通证券分析师姜超点评称,这说明管理层逐渐接受低于7%的GDP增长新常态,而十三五计划也可能以6.5%甚至更低的水平为目标。

  为对冲经济下行压力,过去几周政策支持力度显著加码,推出了一系列稳增长措施。9月8日,财政部发布《财政支持稳增长的政策措施》,9月14日,发展改革委召开会议,部署八大举措促投资稳增长;国务院降低小排量汽车购置税,推进新能源汽车消费,降低首套房首付比例至25%等。特别是,政策性银行计划通过发行“专项建设债”建立“专项建设基金”,以此撬动4倍以上的其他资金投入。同时,政府也在致力于推进调结构的措施,比如国有企业改革。

  瑞银首席经济学家汪涛认为,经济刺激措施旨在“稳定”、而非“加速”增长。预计经济刺激措施仅能部分抵消、但不能完全逆转经济下行压力,未来一年的经济增长将进一步下滑。房地产去库存和金融市场交易萎缩将在未来几个月继续拖累经济增长。前者也是工业和采矿业部门产能过剩问题的根源之一。

分享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