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尼亚加拉半岛美如童话世界,现实的酒庄业竞争压力仍然存在。一些成立不久的年轻酒庄,既不像大公司有雄厚财力支撑,也没有悠久的家族传承可以诉说,想要在市场中脱颖而出,必须付出更多的艰辛。
如果想深入了解加拿大的葡萄酒特别是冰酒,安大略省尼亚加拉半岛绝对不容错过。这个狭长的半岛上酒庄林立,根据权威的葡萄酒品质联盟VQA(Vintners Quality Alliance)网站提供的最新数字,坐落于此的酒庄家数多达89家。
以纬度来说,加拿大葡萄酒产区与意大利托斯坎纳或法国普罗旺斯接近,不过对很多的中国酒友来说,对来自加拿大葡萄酒的了解,却远不如对来自欧洲,甚至美国、南非、智利等“新世界”的葡萄酒来得深入。
一方面,这与加拿大葡萄酒的历史有密切关系。虽然加拿大从19世纪起就开始酿造葡萄酒,但直到1988年制订了“VQA”标准,对品质进行严格管理,才算真正走向世界。另一方面,由于加拿大人工昂贵,葡萄酒生产成本较高,加上政府推广稍显不力,因此在对外出口上并无太大的优势。
不过,对于一个酒友来说,如果有机会亲自来一趟尼亚加拉产酒区,绝对会发出不虚此行的感慨。
家族酒庄“血液中的牵绊”
8月中旬的一个周末,我们从多伦多开车,沿着401高速一路南下,开始期盼已久的酒庄之旅。不到2个小时,车子拐往一条幽静的乡间小道,两旁连绵不绝的葡萄园瞬间映入眼帘。
此行的第一站叫作“峡谷葡萄园酒庄(Ravine Vineyards)”,坐落在圣戴维斯(St. Davids)村起伏的山坡上。这是一个家族经营的酒庄,规模不大,但历史可以追溯到1867年,尼亚加拉地区最早的商用葡萄藤即在此种植。
酒庄的主要建筑是一座名为伍德拉夫楼(Woodruff House)的白色小楼,始建于1802年,历经多次拆迁最后回到这个村庄,现在的建筑是当年结构的真实再现,被用作接待中心、吧台、食品店和品酒室,装饰上没有刻意的卖弄,难得一片清新的田园风格。
通过有机方式和生物动力法耕种的葡萄被小心地手工采摘,制作成小批量的特级VQA葡萄酒,吸引着全国各地的评论家和葡萄酒爱好者的关注。而更为当地人及游客津津乐道的,则是酒庄经营的小餐馆每周七天供应的法式午餐和晚餐,所有的面包都自己烤制,所有的农产品都是自产的有机食材,简单、新鲜、当地化。
每年夏天,Ravine都会举行一些有趣的活动。我们拜访的次日适逢周日,据说当天晚上,加拿大歌手迈克·撒拉西诺(Mike Saracino)在露天吧台举行了一个微型的音乐会,有美酒有歌声,真是妙不可言。
Ravine现在的当家人是家族的第五代,曾经为知名大厨工作,游历世界各地,但最终还是回到了出生地。正是在他的推动下,传统的酒庄增添了“从农田到餐桌”的餐厅服务,并大获成功。
当我问他,这种回归是出于家族产业必须后继有人的现实考虑,还是源于内心的真切热爱?他给了我这样一个回复:对我的人生而言,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家庭、朋友,以及回到从小生长的社区,过一种“在地化”的自在生活。
这种情感,或许是深藏在这个典型加拿大农场家庭“血液中的牵绊”。当年如果不是秉承着对即将奔赴战场的哥哥的承诺,庄主的祖父绝无可能凭借着自己年幼的身躯将父母留下的葡萄园打理得有声有色,为如今庄园的胜景打下扎实的基础。今天,他的家庭成员全部居住在咫尺之遥,酒庄的酿酒师是中学的同学好友,他自己则是社区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赞助者,也竭尽全力维系乡里乡亲的友好关系。虽然有人会觉得这样的生活方式太过于“老式”和“乡村化”,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生于斯,长于斯,在这里实现自己对事业的渴求,和所爱的人密不可分,难道不是一件幸福至极的事情?
小酒庄的生存之道
但即便尼亚加拉半岛美如童话世界,现实的酒庄业竞争压力仍然存在。一些成立不久的年轻酒庄,既不像大公司有雄厚财力支撑,也没有悠久的家族传承可以诉说,想要在市场中脱颖而出,必须付出更多的艰辛。
我们此行的第二家酒庄有着美丽的名字“字里行间”(Between the lines Winery),酒庄主是一对年轻兄弟。作为德国移民的后裔,他们的父亲买下了酒庄所在地的农场,并在其中种植各种农作物(包括葡萄),养殖牲口。两兄弟一个学习计算机一个学习微生物,然而最终,他们决定将精力集中在农场的葡萄种植上,并于5年前将农场转型成为酒庄。
这并不是一个富二代顺利接手祖业的故事。运作资金、酿酒经验、市场手段,都是摆在面前巨大的挑战。兄弟中的一位坦言:“我们的无知是福。如果我们事先知道这一切(经营酒庄)需要付出如此多的时间和精力,我们可能都不会付诸行动。”
好在年轻,所以可以多尝试。在酒品制作上,两兄弟摒弃了大酒庄高档酒的路线,推出适合普通加拿大家庭随意饮用的餐桌酒,不矜贵,但胜在有特色。就如同加拿大人的生活态度,朴实无华中,隐隐有一种让人难以捉摸的精明和狡黠。要知道凭着加拿大的人工成本以及市场容量、品牌知名度等因素,一家年轻的酒庄一来就想走高端路线,恐怕市场都不会答应,反而这种低到尘埃里的姿态,更让人容易亲近。
至于营销手段上,两兄弟绞尽脑汁,任何可能的方式都不愿意错过。酒庄制作了令人印象深刻的LOGO,有着时髦的网页制作与网络推广,但也与旅行团合作,推出葡萄园及酿酒厂观光旅。在整个尼
亚加拉半岛,有不少类似的规模不大,却有着各自一片天地的酒庄。作为葡萄酒人,大家都明白“集群效应”,很少有人来这里只是为了某一家酒庄,不少小酒庄正是靠着这种“顺带拜访”的旅人才开发出了市场。除此之外,酒庄也定期参与葡萄酒品质联盟(VQA)、安大略葡萄酒协会(WCO)组织的各种展会和推介,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知名度。
丰富多元的业态
相对于上述纯商业运营的酒庄,此行路过的“尼亚加拉学院教学酒庄(Niagara College Teaching Winery)”,则有着另外一种有趣的经营模式。
这是一家把自己定位于葡萄酒“教育中心(Education Centre)”的酒庄,一来是因为它们提供针对游客的观光、品尝、讲解之旅,二来源于本身的历史:从2000年开始,尼亚加拉学院陆续开设了关于葡萄园艺管理、酿酒、葡萄酒市场销售等方面的课程,是加拿大最早开设相关专业的高校,学院自己的教学酒庄共有15.2公顷葡萄园,学生可以通过真实的工作环境获得实践经验,为未来的就业提供更多的可能性。甚至在中国,不少知名酿酒师和侍酒师,也是出自这家学院。
不过,教学酒庄可不仅仅是阳春白雪的教学基地,它们生产出来的各类葡萄酒还直接面向客户销售,与当地酒庄一同竞争。好还是不好,不但要教授说了算,更要酒友和市场说了才算。这算不算“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典型例子呢?
而这一天的行程中,一路途经的绵延不绝的葡萄园和大大小小颇具当地特色的酒庄建筑背后,那些曾经见诸报端的略带神秘色彩的“中国钱”故事,也吸引了我们的注意。
事实上,早在本世纪初,就已经有来自中国的移民收购了一座大瀑布地区的小型葡萄酒厂,但真正引起行内人士及媒体的较大关注,则与近几年中国葡萄酒市场日益发展、去海外买酒庄成为一股新的投资潮流密不可分。
当地酒庄主在和我们聊天时,多多少少都隐晦表达了一丝不安:原主人经营不善,或者想退休,将酒庄卖给包括中国人在内的外国投资人,是正常不过的事,可是改弦易帜后的酒庄是否还会继续坚持高的酒品,长期扎根社区,促进当地人就业呢?这些看似细微之处,却是注重本土化的当地酒庄业最关注的地方。
其实,加拿大人也不必太过担忧,正如一位资深葡萄种植专家所言:“好在这是个挑剔的市场,品牌和质量同等重要。要想与其他更具知名度的酒竞争,加拿大酒庄必须生产出更卓越的产品。”所有市场参与者,包括来自中国的新面孔,必将最终认识到这一点。而这,或许也是尼亚加拉甚至整个加拿大产酒区的“根基”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