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13袜子的新“织”法】2013年6月辞职,到同年10月开出第一家淘宝集市,再到2014年底入驻浙江省诸暨市大唐镇“袜艺小镇”的电商园,陈嘉楠通过卖袜子找到了一条致富路。
全球1/3袜子的新“织”法
在诸暨大唐镇,制袜业转型升级的需求及政府给出的优惠政策,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乡创业或子承父业,父辈们被迅速赶超的故事也不断上演
放弃杭州一家银行的工作回到小城镇卖袜子,或许是90后陈嘉楠20多年来最明智的决定。
从2013年6月辞职,到同年10月开出第一家淘宝集市,再到2014年底入驻浙江省诸暨市大唐镇“袜艺小镇”的电商园,陈嘉楠通过卖袜子找到了一条致富路。
“当时辞职创业爸妈都非常反对,一直说我一定会失败,现在完全改观了。”年仅24岁的他利用两年时间就已经成为年销量近千万元的企业主。与在当地开了十多年袜子生产作坊的父亲相比,陈嘉楠一年的收入就超过了父亲15年赚的钱。
在大唐镇,制袜业转型升级的需求及政府给出的优惠政策,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乡创业或子承父业,父辈们被迅速赶超的故事也不断上演。
近几年来,全球每3双袜子就有一双产自大唐,全国市场占有率更高达65%。
90后回乡卖袜子年赚200万
从1988年开始建镇,现已跻身“全国百强镇”之列的大唐镇是全球最大的袜子生产基地。2015年6月4日,浙江省首批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公布,诸暨大唐的“袜艺小镇”名列其中。
最新数据显示,自今年8月以来,大唐“袜艺小镇”新设企业59户,注册资本累计达到3.08亿元,同比增长222.8%。在整体转型的成绩单上,今年1~9月,大唐镇实现工业总产值276.6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财政收入达4.68亿元,同比增长了4.58%。
数据的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和尝试,大唐镇迅速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开始站上舞台。给他们粗暴地贴上“富二代”标签并不厚道,因为这些年轻人不仅敏锐地利用当地的产业集群优势,还大胆尝试用互联网思维和方式经营,更像是创业的富一代。
陈嘉楠是土生土长的大唐人,大学念的是市场营销。他说自己从小对摆在家里的袜机没兴趣,但却对做生意兴趣浓厚。
在杭州读大学期间,陈嘉楠对电商跃跃欲试,还让父亲帮忙从家乡采购了6000多双学生袜,准备放到网上卖。然而,由于学校位置较偏,周边快递成本太高,他最终只能用晚上摆地摊的方式卖袜子。一个冬天后,当时19岁的他赚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9000元。
毕业后,陈嘉楠进入了杭州的一家银行工作。让父母没想到的是,2013年6月,工作还不到两个月的他就辞职回乡重操起了父辈卖袜子的旧业,并通过淘宝集市店铺来卖。
在客户定位上,他瞄准18~28岁的客户群,并根据这个年龄段客户的喜好,进行了以日系风格为主的产品包装和页面设计。从独自一人包揽所有工作到如今的30多人团队,短短两年时间,陈嘉楠的楠森贸易有限公司的年销售额已经突破了千万,毛利率达25%。
“以前1天花1万元推广费只能收获1.5万元的成交额,但通过半个月的自学后,可以一天花1万的推广费收获5万的成交额。”陈嘉楠喜欢通过网络教学视频和各种贴吧吸收推广经验。
陈嘉楠根据当前的销售情况预计,2015年全年的销售额将超过1300万元,他个人全年的收入可能接近200万元,是父亲过去每年十多万元收入的15倍。
此外,入驻大唐电商园与同行“抱团”,也是陈嘉楠的袜子销量能够更进一步的原因之一。
在这个与大唐袜业城仅一路之隔的电商集聚区里,100多位80、90后的年轻同行共享着资源和经验。“如果缺货,直接QQ群里一发就能共享商品,还有一些培训和技巧分享。”陈嘉楠说。
与此同时,当地政府给出的创业优惠政策也十分诱人,如“房租第一年免85%,第二年免70%,第三年免45%,第四和第五年免15%”。
“智”造升级让利润率提高5倍
如果说“互联网+袜子”开拓了销路、提升了用户体验,那么“智”造升级则是大唐年轻创业者们将袜子卖出好价钱的“杀手锏”。
陈仁勇今年33岁,虽然不是本地人,却是在大唐成长起来的年轻创业者。作为浙江和茂盛袜业有限公司的董事长,热爱篮球的他专注于生产运动功能袜。
2008年,受到当地政府招商的吸引,陈仁勇在大唐建立了自己的工厂。从最初的54台机器到现在的200台,从向巴拿马出口低端产品到如今设计销售自有品牌的中高端产品,年产值3000多万元的公司正一步步实现转型。
今年,随着“袜艺小镇”袜业智库的建立,陈仁勇的名片上又多了一个头衔——诸暨创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这是他新成立的公司,主要为当地的制袜企业提供设计、品牌传播等“智”造升级的动力。
事实上,从陈仁勇创业那年开始,金融危机所引发的全球贸易寒冬就已经让袜子的生意越来越难做。这两年情况愈演愈烈,欧元贬值、美国和东南亚达成自贸协定、业内严重的低价竞争让陈仁勇今年的订单同比骤减了30%。
“和国外谈判时筹码不够,没有定价权,利润率非常低。”这些因素让他下定决心“做自己的东西”,通过设计和研发走出差异化的道路。
“虽然今年的总产值只有3000多万元,比之前有所减少,但利润率却比之前多了5倍。”陈仁勇说。而当地政府给予的扶持和补贴也帮助他实现了机器的升级,如今一个员工就可以操控15台自动生产袜子的机器,人工数量减少了50%,成本的压力减轻了不少。“经过两三年,节省下的人工成本就能抵消新机器的投入。”他说。
除了继续研发新产品,陈仁勇还打算与一些知名马拉松运动团体合作,加强品牌传播。
32岁的杨昂统也在今年8月份启动了自己的电商平台。与一般的淘宝店和微商不同,他打造的是一个叫“龙卷风网仓”的B2B(企业对企业)平台。
用杨昂统的话来说,镇里大部分的网上热销品牌都已入驻,约有四五十家。开网店的电商卖家可从这个平台直接进货或运营。
截至2015年10月17日,仅两个多月的时间内,该平台已实现交易量达3000多万元,预计整年的交易量将达2.5亿元。
父辈不甘落后
15年前,蔡如东就在大唐创建了浙江东方缘针织有限公司,如今企业的年产值已达2亿元。自2005年起,这个从袜子贸易和生产起家的传统企业家建立针对女性丝袜的自主品牌,并于2008年缩减了出口的比重,逐步实现内销占近80%的销售结构。
作为大唐袜企转型升级的先行者和受益者,蔡如东的理念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儿子及年轻员工的影响。
“我儿子负责公司的电商业务,每年的销量能达到3000万~4000万元吧。”蔡如东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25岁的儿子能通过电商平台为企业贡献15%~20%的销量令他十分欣慰。不管是B2B的阿里巴巴还是B2C(企业对消费者)的淘宝和微信商城,蔡如东的团队努力尝试着所有的网络工具。公司一名销售总监表示,企业如今的线上线下销售比例为1:3。在全球经济形势并不景气的大背景下,公司的销售额实现了每年超过80%的增长。
慢慢将前端销售交给年轻人的蔡如东并没有放下对产品研发的管理,骨子里认为“做实业才是真东西”的他仍然保留着传统企业家对产品生产本身的情结。
为了提高袜子的附加值和品质,蔡如东在女性丝袜领域开发了健康纤体功能袜的概念,并从意大利进口电脑袜机,改善了工艺流程。另外,他还专门在公司内部成立了一个体验组,从150~170厘米、90~140斤,来自于研发、生产和品质管理团队的10名女性员工成为了反复体验新产品并给出改良意见的“吹毛求疵者”。
虽然年产值已达2亿元,但蔡如东对本报记者表示,暂时并没有上市的考虑。在他看来,每个人对于企业成功的定义不同,上市并不就意味着成功。他自己更希望把产品做得精致,而不会考虑扩大生产或融资规模。
除了对产品“吹毛求疵”,大唐还有13岁就入行的袜业发明家。
在日前举行的大唐镇第十二届中国国际袜业博览会上,42岁的顾伯生所研发的横袜机最引人注意。这是大唐镇企业自己研发的最新技术,用顾伯生的话来说,达到甚至超过了国际同行业水平。
顾伯生熟悉各国机器和技术,痴迷于机器的改造和研发。他带领二三十人的团队,利用4年左右的时间,开发完成了这款最新的制袜机。
“在缝头技术上,原来一台机器需要1.5个人,现在40台机器只需要1个人。”根据顾伯生估算,5万~7万元一台的机器成本,两年内就能依靠省下的人工收回来。
作为诸暨日盛纺织有限公司的总经理,顾伯生是大唐镇出了名的发明家。他的工厂看起来并不起眼,但在不大的厂房里,你可以看到来自英国、意大利、日本、美国等各国的旧机器。这些机器都已经过精巧改良,可生产出当代品质一流的高端袜子。
顾伯生研发的最新袜机将在今年正式推向市场。他告诉本报记者,预计明年新机器的销量可达到1万台,到时候镇里15%的生产就将依靠“大唐技术”提升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