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市场规模持续放大 多家企业债务兑付艰涩
财经时报| 2015-10-20 05:15:07

  【债券市场规模持续放大 多家企业债务兑付艰涩】经其粗略统计,2008年以前,发行债券企业的负债率只有50%左右。今年以来,发行债券的企业负债率整体围绕在65%左右,负债率在80%以上的占比也不小,特别是煤炭、有色、钢铁等行业企业的负债率长期在高位徘徊。

  经其粗略统计,2008年以前,发行债券企业的负债率只有50%左右。今年以来,发行债券的企业负债率整体围绕在65%左右,负债率在80%以上的占比也不小,特别是煤炭、有色、钢铁等行业企业的负债率长期在高位徘徊。

  5年前发行的一笔债券,已成为悬在中钢集团头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公开资料显示,中钢集团发行这笔中期债券时间为2010年,总金额20亿元,今年10月20日将是这笔债券的本息兑付日,但当下的中钢集团已陷入自身流动资金短缺的困境,如何兑付?市场仍在密切关注。

  无独有偶,前一日(10月18日),中国雨润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雨润食品”,01068.HK)也刚度过一场兑付危机。公司此前对外公布,公司此前发行的13亿元的一笔公司债券也将到期,或面临无法按时兑付风险。不过,19日公司再度对外公布,已足额兑付这笔债券的本息。在雨润食品当下内外交困的局面下,谁做了白武士?公司并未公布详情。

  在今年火热的债券市场上,经粗略统计,接连的债券兑付危机已出现过5例,“虽然无法定性为债务危机潮来临,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企业债券发行后的兑付风险正在逐步加大。”一位债券市场的资深研究人士分析,若实体经济和企业盈利能力无法快速改善,未来,这种债务危机的频率可能还会增加。

  两企业面临大考

  将雨润食品拖入这场债务危机风波的,是公司在2012年发行的一期中期票据。公司公告资料显示,该债券名称为“:南京雨润食品有限公司 2012 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简称“12 雨润 MTN1”,债券代码1282401,发行总额为13亿元,发行期限为3年,票面利率为5.49%。也就是说,本月18日,将是这笔债券的本息兑付日。

  按照上述信息计算,雨润食品的这笔债券到期应付本息金额为13.71亿元,但从公开的财务状况来看,当下的雨润食品盈利下滑。公司公告资料显示,2015年上半年,期内营收9.58亿港元,毛利2.55亿港元。最近三年公司财报资料显示,公司净利润增幅逐步放缓。“如果单一依靠公司自身的现金流,账面上来看,能到期兑付的可能性较小。明面上的”外援“实现的可能性较低。”一食品行业分析师指出,公司实际控制人祝义材被监视居住后,其手中所掌握的雨润集团旗下另一上市公司中央商场的股份已悉数被冻结,尚不具备套现能力。

  但经过了惊险一周后,最终,雨润集团对外宣布,目前,公司已完成了兑付,谁替雨润解了围?公司方面并未详细公布。

  雨润食品危机刚过,中钢集团的债务危机接踵而来。本月20日,中钢集团的“10中钢债”应到期兑付,且投资者将可回售行权。按照当时的利率计算,中钢集团到期需支付21.06亿元的本息。对中钢集团来说,从账面上看,当下要拿出如此庞大的真金白银尚有压力。

  从外部环境来看,一食品行业分析人士也表示,当下经济整体低迷环境下,雨润集团作为肉制品行业龙头未能幸免。加之今年来,肉制品行业还面临生猪和猪肉价格上涨,带来了企业的成本压力,压缩利润空间。而中钢集团则身陷钢铁行业整体颓势多年,全产业的产能过剩和产品结构不佳,让公司持续盈利能力难以为继,甚至陷入亏损。

  “今年来,已陆续有4-5家企业发生过债券兑付违约的危机。”上述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4万亿救市政策出台后,部分资金流入债券市场,这一批企业大都是在2010年-2012年间发行的债券,但至今整体经济形势转好的趋势并不明显,企业自身盈利能力并未增强,部分债券陆续到达了兑付周期。事实上,国内企业的债务危机自2014年才开始陆续出现,但此前,一年只有1-2例出现过兑付危机,但最终并没有打破刚性兑付的神话,今年来,包括天威英利、二重集团和雨润食品等债务危机都有惊无险度过,真正的违约事件较少发生,但出现债务危机频率在加大。

  债券市场不断“放水”

  债务危机频率加大与债券市场火热有一定关系。

  “选择债券市场融资,对企业来说是一个降低融资成本的有效途径。”湖北一券商分析师指出,债券的期限相对较长,一般都在3年左右,有的期限更长,而其利率一般只在5%左右。企业债券发行后,在到期前无需兑付本金,只需兑付利息,对企业来说,其融资成本比从银行直接融资的成本低很多,“部分债券发行的成本,比从银行直接融资的成本低至少一半。”这种局面下,企业大幅借助债券市场融资。

  2014年,中国债券市场发行总额为12.11万亿元,同比增长33.9%。其中,信用债发行规模首次突破7万亿元,占债券市场总发行额的58.7%,达历史新高。而今年以来,债券市场的火热局面还在继续。

  不仅如此,近来,国家对债券市场陆续出台各种政策,今年来,国家各主管部门先后将公司债券发行范围扩大至所有公司制法人,同时,还允许保险公司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资本补充债券,此外,发改委还扩大项目实施主体范围,并取消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交易流通审批,并放宽城投类企业债的发行条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给债券市场放水。”上述人士坦言,地方政府债券、私募市场和资产支持证券等产品陆续出现,而企业发行债券的门槛降低很多。

  但债券市场火热的同时,GDP的下行压力仍在继续,而企业自身的盈利能力并未改善,资产负债率不断提升。“在企业盈利能力尚未增强的情况下,企业只能继续依靠各种渠道借债的方式缓解现金流不足的尴尬。”上述人士坦言,旧债未尝又添新债,企业负债率被动上升。

  经其粗略统计,2008年以前,发行债券企业的负债率只有50%左右,但自2012年之后,很多行业不赚钱,企业只能通过权益的方式缓解负债,或通过售卖资产缓解企业的负债率。今年以来,发行债券的企业负债率整体围绕在65%左右,负债率在80%以上的占比也不小,特别是煤炭、有色、钢铁等行业企业的负债率长期在高位徘徊。

  2014年9月,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全面治理地方债,打破了地方政府出兜底函刚性兑付的“传统”。

  “如果当下的实体经济和企业自身的盈利能力改善空间不大,未来,这种违约的频率可能还会增加。”上述人士坦言。

  到目前为止,中国符合发债的企业只有4000家左右,能够发行债券的企业大都属于行业的龙头企业,只要行业能够存活下来,意味着这些企业基本都能存活。上述人士解释,“但如果出现一些行业性危机,特别是龙头企业负债率太高的行业,可能会出现1-3家,明年10家可能出现,其中,此前曾出现过危机的光伏行业,明年达到一定的兑付周期,债务危机风险可能还会暴露出来。”

分享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