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类资产配置险资判断现分化 震荡下加法减法难断
财经时报| 2015-10-20 09:15:17

  站在四季度伊始的节点上,保险资金对于大类资产配置的判断出现分化。一方面,对于上半年可观的权益类投资收益,及时落袋者提前达成了年内的投资目标,观望者眼见其浮盈缩水,激进者甚至“米缸”见底,由此使得机构对于权益类资产配置,特别是二级市场投资应该做加法还是减法出现分化判断;另一方面,对于开拓投资“新天地”,多位保险业内人士表达了乐观,虽然险资参与创新投资业务仍需时间打磨,但政策松绑下的获利空间依然被普遍看好。

  站在四季度伊始的节点上,保险资金对于大类资产配置的判断出现分化。一方面,对于上半年可观的权益类投资收益,及时落袋者提前达成了年内的投资目标,观望者眼见其浮盈缩水,激进者甚至“米缸”见底,由此使得机构对于权益类资产配置,特别是二级市场投资应该做加法还是减法出现分化判断;另一方面,对于开拓投资“新天地”,多位保险业内人士表达了乐观,虽然险资参与创新投资业务仍需时间打磨,但政策松绑下的获利空间依然被普遍看好。

  震荡做加法,还是减法

  股市在6月开始出现大幅调整后,保险资金先后经历数次投资策略方向的研判。进入9月以来,股市震荡幅度相对减弱,保险资金在对板块和相关个股进行调研之后,在投资判断上出现了分化。虽然整体上,保险资金认为价值投资理念仍是需要坚持的投资基本原则,但对于何时扫货,何时落袋,投资管理人士仍持不同意见。

  整体而言,保险业资金运用在2015年以来获取可观收益。接近保监会的人士表示,前三季度,全行业资金运用的财务收益率超过5%,年化收益率超过8%,借助资本市场的上升行情,险资在权益类资产配置方面已经提前实现年初的投资目标。

  中国证券报记者从业内人士处获悉,一些保险机构在投资操作方面坚持长期持有,但在6月后,由于主动或被动的因素未将前期浮盈落袋,客观上使得投资收益缩水,部分投资甚至由盈转亏。投资管理人士对于后市的判断出现了分化,在权益类资产配置上应该做加法还是做减法的争议由此而起。

  另一方面,多家保险机构对于宏观经济形势的基本判断大致趋同,认为结构性风险暴露和利率、汇率的下行使得保险资金运用遭遇更大的挑战,考虑偿二代对险企资本的约束,保险资金在权益类投资和固定收益类投资方面亟待提升投资管理水平,风险管理能力的强化也应被列为重点工作。

  投资渠道拓宽

  2015年以来,保险资金运用的限制进一步放开,投资渠道的拓宽为行业对下一步风险分散配置提供了支撑。接近监管层的人士表示,近年来,保险业陆续探索债权投资计划、股权投资计划和项目资产支持计划等投资品种。债权投资计划为保险资金以债权方式服务实体经济提供了新的空间,股权投资计划尝试解决实体经济长期资本供给不足的问题,项目资产支持计划则在寻求国内证券化领域盘活存量资产的新方式。虽然一些投资品种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但随着保险业内外机构对于险资运用研究和实际操作的力度增强,未来投资存在可观的增量空间。

  业内人士表示,创新投资方式,是保险业新“国十条”以来相关政策落实推动保险资金运用的结果。近期,保监会发文提出保险资金可以设立私募基金,促进保险资金参与资产支持计划业务创新,推动中国保险投资基金筹建等工作都为险资在更大范围内创新资金运用方式提供了可能。

  就行业发展而言,自身的投资能力提升成为下一步的挑战。机构人士表示,目前保险资金在运用领域方面涉及较广,但机构间投资偏好和投资能力依然存在较大差异。大型保险公司及一些中型保险公司或借助自有投资团队和项目资源,或借助股东优势,将保险资金运用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项目。从行业内保险资管机构的发展而言,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在保险资金运用领域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但保险资管机构在经营理念、内部控制、投研体系等方面还有进一步提高发展的空间。

分享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