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E后的美联储已陷入“零利率陷阱”
财经时报| 2015-10-20 10:05:17

  人们似乎已经形成了一种固有意识:利率应该维持在低位,以便刺激消费支出和提振经济。但实际情况却是,一个平衡的消费支出和个人储蓄,对健康的经济很重要。

  人们似乎已经形成了一种固有意识:利率应该维持在低位,以便刺激消费支出和提振经济。但实际情况却是,一个平衡的消费支出和个人储蓄,对健康的经济很重要。

  继9月初美联储决定推迟加息步伐后,10月美联储内部对加息分歧凸显。在习惯引领全球央行进入降息通道的美联储,为何在加息上屡屡迟疑?

  美联储上一次上调利率,还是在九年前的2006年6月。而过去6年多以来,美联储非但推出了几次QE,而且基准利率接近零,以此来振兴美国经济。迄今,美联储虽然退出了QE,可依然保持了近零的基准利率。今年9月,美联储结束会议后,依然宣布利率保持不变。

  但此前美联储接近零的基准利率政策,并没有达到所期待的通胀水平。与此相反,如今美国通胀率跌至了2008年以来新低点。今年以来美国通胀率最高也只有0.2%,9月份仅录得了零(2014年为1.6%)。这些在经济学上已经可以被定义为通缩。

  此外,低利率造成了中国和欧美普遍的高债务水平,近期许多大公司都在裁员,尤其是金融业。比如,眼下美国的失业率已下降到5.1%,但是劳动参与率也下滑至10年最高纪录。

  这些都在说明,美联储已经陷入了“零利率陷阱”,原本失业率和通胀水平应该成负相关,然而美国目前的低通胀(甚至通缩),以及实际失业率依然高企、新增的工作也多半儿只是低质工作的现象,已经说明对于美联储来说,在年底之前,很难做出升息的决策。

  在多年的量化宽松政策引导之下,人们似乎已经形成了一种固有意识:利率应该维持在低位,以便刺激消费支出和提振经济。但实际情况却是,一个平衡的消费支出和个人储蓄,对健康的经济很重要,不能只为了刺激消费,就牺牲存款或债券投资人的权益。

  举例来说,消费支出对美国经济的贡献度高达70%。在萧条期,消费需求可因消费者的信心,以及政府的刺激政策而被推动。但实际情况却是,在经济复苏的初期,贡献经济的主力不是消费支出,而是企业生产、资本形成和建厂需求的增加。

  而在经济下滑期间,消费支出的增加确实可以提振经济,但相比高消费的驱动,高储蓄率却可在经济持稳后注入企业投资所需资金。一旦消费者过度消费,便会导致储蓄不足和潜在投资资金不够,进而影响经济的长远发展。

  另外一大误区是,人们已经普遍认为,一旦央行升息,经济增长将下滑。但驱动利率涨跌的供需面因素,主要是通胀和货币政策。当经济显示强劲改善的讯号,央行觉得有必要升息以防止通胀飙升。而且高利率可遏制金融泡沫,使资金流入基础建设和发展新科技等具有生产力的产业。

  其实从美联储目前的加息困境中可以看到,过去六年依靠不断量化宽松“放水”的央行正在尝到其依赖货币工具刺激经济的后果;至于被“带沟里去”的其他各国央行,在美联储之后,恐怕也将相继面临同样的困境。

分享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