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前景广阔 国际化道路仍任重而道远
金融时报| 2020-08-19 15:48:05

“在今后一段时间,人民币国际化会加速,同时我们也认为一些新的金融基建、金融产品以及相关政策可以助推人民币达到下一个较高的水平。”日前,花旗银行研究部董事总经理、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刘利刚在小型媒体电话沟通会议上表示。

8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官网发布《2020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显示,2019年,人民币跨境使用逆势快速增长,全年银行代客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合计19.67万亿元,同比增长24.1%,在去年高速增长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收付金额创历史新高。

刘利刚分析称,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其一,自2009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在积极地和全球主要央行开展货币互换,总的额度已经达到3.49万亿元人民币,这是一个很大的规模。其二,人民币在自身的贸易结算中占比的表现也体现出人民币国际化现状。其三,人民币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贸易融资货币,但占比和第一、第二的美元、欧元相比仍非常小。其四,自从2015年人民币加入SDR以来,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的份额从2016年的大概1%左右增长到现在的2%左右,这也是一个比较大的成绩。其五,人民币现在已经是全球第五大支付货币,排在美元、欧元、英镑、日元后面,现在占全球支付货币的1.76%。“从这样一些指标来看,从2009年到现在,人民币国际化已经有一些比较令人骄傲的成就。”刘利刚说,但是如果与现在的一些主要货币相比,人民币今后的国际化道路仍任重而道远。

“在今后新的环境下,人民币国际化速度可能会加快。”刘利刚分析称,2018年以来,监管层出台一系列新政策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举例而言,QDLP和QDIE试点在深圳和上海进行,这些政策使国内人民币基金可以出海。另外,2018年4月份,QDII重启,QDII规模已经从之前的9000万美元增加到1.04亿美元。今年6月29日,在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开始试点。这些新政策可以推动人民币进一步国际化。

刘利刚还表示,中国现在的金融市场基本是向海外机构投资人开放的。2016年以来,国内资本市场开放的成果令人欣喜。中国的资本市场正积极加入国际资本市场的主要指数,今后A股在MSCI新兴市场的比重会达到40%左右;现在海外的机构投资人在中国债市的比重已经达到债市总量的2%左右,中国债券也已纳入国际主要债券指数。

“随着A股积极加入国际资本市场指数,海外的机构投资人会在中国市场配置更多的人民币资产,这是‘请进来’的模式,他们的进入会催生中国境内的外汇对冲市场的发展。”刘利刚说。

“这样一些政策使我们对人民币在下一步的国际化进程中变得更加乐观。” 刘利刚说,“我们预测,到2025年,人民币在国际主要支付货币里面会取代日元,变成全球四大支付货币,人民币在全球支付货币里面的比重应该是在4.7%左右。到2030年,人民币也会逐渐取代英镑,变成全球第三大支付货币,我们的计算大概是在7.9%左右。不过,整体来看,人民币国际化还有很长的道路才能走完。”

精彩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