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衡博弈公共研究旨在为社会提供原创性的战略与宏观、产业与市场、地缘与大宗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在商业研究和政府研究之外提供“第三种声音”。
关于作者
一遵 : 均衡博弈(北京)研究院 首席研究员
柯挺 : 宏观战略学者
晓峰 : 券商资深研究员
王昭 : 均衡博弈(北京)研究院 院长
赵建 : 平安银行(000001,股吧)战略部宏观研究中心负责人
概 要
2016年1月6日发生了两件看似极其利空的事情,但经过分析后,我们认为是:利好A股。判断如下:
第一,核爆引发引地缘风险,在中国开启危机模式下,只会强化中国管理层对经济市场,特别是A股市场的风险管控,并为A股构筑了一个更为强大的风险底部和政策刚性底线。
第二,汇率贬值,为防止外逃:用股市收益率锁住贬值外逃动力。
第三,人民币国际化,优质资产补价差:A股市场参与全球资产池比价,优质资产、冠军板块会获得全球资产的汇率比价回补。
第四,股市作为新的资产池,将成为流动性陷阱下实体回流的路径。
第五,危机模式下,稳定预期:股市成为汇率放弃、地产下跌后唯一的预期性影响工具。
二一六年一月六日发生的两件大事:
事件一,金正恩签署氢弹试验命令,朝鲜宣布进行了氢弹实验。1月6日中午(北京时间11点半),据朝鲜中央电视台播出“特别重大报道”,宣布了朝鲜第一枚氢弹试验成功。与以往三次核试验不同,朝鲜进行第四次核试验前,未事先通知中美两国。
事件二,人民币汇率暴跌,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暴跌800点,跌破6.72关口。1月6日下午,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再现暴跌,连破6.70、6.71、6.72关口,盘中最低跌至6.7242,日内跌约790点,贬值幅度超过1%;在岸人民币兑美元跌破6.56关口,现报6.5691,日内跌幅扩大至472点。离岸和在岸市场人民币汇率差值最多扩大至1600点左右。
常规的分析:今日发生的这两件事,从市场常规解读来看,都是极其利空的。原因与逻辑如下:
其一,地缘风险加剧,刺激资金外流避险。在中国当前动荡的经济环境下,朝鲜的氢弹核爆实验,无疑投下了一片地缘阴影。美国、日本、韩国随后将会有一系列的反应,东北亚地缘风险可能会由于这次氢弹被点燃。当地缘风险出现的时候,资金大都会首先从股市撤离。
其二,人民币汇率大贬,意味着央行表达出放弃了对人民币汇率强势干预和抑制的偏好。从某种意义上说,汇率的贬值将使中国资产风险敞口加大,依然会成为A股撤出的理由。
预计在大部分机构和交易员傍晚的晚会上,都是这么认知的。但是今天的A股在一日熔断之后,迎来了强势反弹。在某种意义上说,当前的局势,引起了市场对于下一轮交易的困惑。
在花了4个小时、开完会议之后,我们认为:
现在恰恰是最好的时刻,A股再次开启了难得的交易黄金窗口。
1弃子置换已开始:朝鲜及东北亚成中国战略转型交易的筹码已成熟
1.1 危机模式下,中国不再绥靖,朝鲜核筹码的有效期已过
世界列强博弈夹缝中的小国,其生存环境是异常艰难的,或彻底依附于一方,或成为斗争的牺牲品。朝鲜的金式家族采取了Mao主席当年的斗争策略——两大之间强做小,即用杀手锏保护自己政权的独立、自主。“先军政治”和“勒紧裤腰造核弹”的战略执政方针,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的,金正恩很好地领悟、并执行了他在父亲床边听到的临终遗言。
借助保持着强大饥饿感、战斗意志的军队和核弹,利用自导自演的地缘风波,把自己变成重要的砝码,在中美博弈的天平上扮演重要角色;借以重回地缘中心,重新获取谈判红利,是朝鲜的一贯策略。借助过去中美力量间存在显著代差、中国对与美国之间正面摩擦和对抗的恐惧心理,朝鲜很好地利用中国过往的“绥靖政策”,其斗争策略获得了较好的成果;中、韩、美三家源源不断的援助,维系了其国内统治的稳定性。
世易时移,这次已经不一样了。当前大的国际环境和趋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美之间的博弈,随着中国国力的上升,差距显著缩小、筹码逐步对等;中美博弈的战略僵持序幕已然拉开。“绥靖”已不再是中国对朝战略的选择;同样,在美国大选年时段,作为过渡期总统的奥巴马也不会就此作出任何出格的决策,中美都需要就此问题,寻找相互妥协和相互靠近的理由。
1.2 时机已成熟,朝鲜将成为“新越南”,东北亚筹码置换东南亚大通道
对于当前的朝鲜政权来讲,国际上的地缘孤立、国内经济崩溃压力以及巨大的粮食缺口,都构成了强大的执政风险。试爆氢弹,是朝鲜政权的一次政治冒险。中国战略的调整,使得中朝关系的冷淡和僵化实际一直在超更加向坏的趋势发展;随着,中韩自贸区的落地,中韩在某种意义上结成了事实性的同盟;而俄罗斯当下深陷中东与乌克兰泥潭中,对中国有求甚多。朝鲜成为战略置换的劫材弃子条件已经成熟。
随着大量老臣的清洗及远离政治中心,我们认为朝鲜政权对当前形势有严重的误判。当前,美国需要的是台阶,中国需要的是一个支点。若核危机继续发酵深化,中、美、韩携手解决问题的契机即将来临,亦如当年中美在越南问题上的一致选择。
届时,朝鲜会变成中国的筹码,以朝鲜及东北亚筹码、朝鲜核武器及朝鲜不可控对韩日的风险,换取中国向南大洋,向东南亚的通道,将是一次不错的传统战略转型交易。
1.3 核爆试验对A股的影响,强化风险管控,抬高维稳底线
核爆对A股的影响,我们认为,氢弹试验,在中国开启危机模式、开启风险动员和风险预警的当下,任何的风吹草动,任何的地缘风险,都只会强化中国管理层对经济,特别是A股市场的风险管控。
由于1月8日大股东减持禁令时限到期,机构、监管层层不希望在高位减持,但1月4日熔断机制实行日的市场恐慌,促使管理层无法承担股市崩盘的后果,并由此紧急出台对减持方式的管控措施。
朝鲜氢弹试验对国内地缘博弈的影响及国内情绪的干扰,所引发的管理层对股市的风险动员,恰恰是给A股构筑了一个更为强大的风险底部和政策刚性底线。未来朝鲜政府生存危局之下任何的黑天鹅事件,都会引发管理层更为强悍的应对手段,进行反向对冲。所以从当前市场角度看,核爆试验,强化了风险管控,抬高维稳底线,对A股交易不啻为一个利好消息。
2 中美脱钩,人民币国际化:A股与汇率反向关系正在确立
2.1 人民币与美元脱钩:人民币国际化新逻辑
加快脱钩美元,人民币价格脱敏,构建篮子货币的人民币指数;以工业制成品的购买力价格稳定,替代美元价格的锚,是理解人民币脱钩美元,构筑新锚的基础逻辑。(具体观点请详见《2016年度宏观预测系列报告》)
参照上世纪50-60年代,美元国际化的路径与全球政策。当前中国工业体系及竞争优势、工业产值、贸易份额比例,与50-60年代美国工业体系在全球的地位类似。以贸易顺差,维护国内制造业体系在全球份额及资本收益的同时,维护人民币币值(人民币对工业制成品的购买力);以资本项下逆差,推动人民币和国内资本走出国门,成为国际资本体系和贸易投资中重要的货币,是当前当前央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性框架。(具体观点请详见《2016年度宏观预测系列报告》,在此不做赘述)
人民币汇率的快速贬值,有利于重新构建较高的贸易顺差,以较高顺差保护人民币的价值预期,强化人民币的产能货币地位。通过国内供给侧产能出清,强化行业龙头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地位,在全球贸易体系的资源品和制成品之间,人民币维持价格恒定。即,过去人民币价格看美元;未来人民币看工业制成品的购买力。(具体观点请详见《中国供给侧改革:与危机赛跑的制度重构》)
2.3 汇率修正之二:短期看,股市将是风险对冲的唯一工具
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国内资产参与到国际资产池中进行比价,已不可避免。随着人民币锚定工业制成品购买力的新模式的落定,超级地租、地产土地红利的模式被战略性放弃,在房地产业去库存、消解泡沫;为对冲人民币贬值波动下,资本外逃,股市成为汇率放弃、地产下跌后唯一的预期性影响工具,用股市收益率锁住贬值外逃动力,将是管理层首要的选择。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与实体之间越发多元化的通道,重新塑造流动性陷阱下的实体回流路径。即,交易逻辑是:人民币如继续大跌,则,股市一定要继续大买。
随着人民币的贬值,在港元绑定美元(联系汇率制度)下,港股中红筹股与A股的估值差将被快速拉近抹平。近期港向下修正的预期即来自于此。随着港股与A股溢价缩小、抹平, A股资产将更具投资价值。
2.4 汇率修正之三:A股参与国际资产池比价,冠军板块将获得汇率比价的回补
从短期来看,基于管理层收缩战线,确保关键局部的战略意图,A股向下的空间被封杀,向上的趋势和空间窗口由此打开。
在投资板块选择的侧重上看,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国内资产参与到国际资产池中进行比价,已不可避免,同样,A股沪深市场中各大板块也要接受国际市场和资本的检验。A股闭关锁国的时代已经过去。
从全球股市的资产池比价中看,沪深300的低估值,及随着供给侧改革,国内由自由竞争走向寡头垄断,以沪深300为代表的龙头将获得国内经济和国际资本市场估值的两方面支撑,成为A股真正的风向标。(具体观点请详见《跌出来的是股指坑 爬上来的是龙头票—2016年A股的新交易逻辑》,在此不做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