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衡集团:京津冀“菜篮子”的十年跨越式发展之路
中国财经时报网| 2025-07-02 10:54:53

首衡集团的诞生与发展,与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紧密相连。2008年初,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让北京等特大城市的农产品供应陷入紧张。为筑牢大城市民生安全的“护城河”,在京冀两地政府的共同推动下,首衡高碑店市场应运而生。2015年10月,市场正式开业。此后,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首衡高碑店市场主动承接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北京多个专业市场陆续迁移至此。首衡集团开始逐渐肩负起保供京津冀的战略使命。

在过去的近十年间,每逢重大考验,首衡集团永远都是市场保供主力军。2020至2022年特殊时期,首衡向京津冀输送保供农产品近千万吨,稳稳托住了区域民生底盘。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首衡成功入选供应保障单位,并以出色表现获评先进集体。在2023年华北洪涝灾害,以及2024年菜价剧烈波动中,首衡集团均发挥了民生保供压舱石的作用,应急响应机制日益完善。

2024年12月,国家重大项目——特大城市应急物资中转站启用。中转站立足于"平急两用"原则,平时可以作为农产品供应链上的"蓄水池",能够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在应急时期,则成为区域农产品供应的大后方基地,依托自身庞大的周转存储量,可以全天候保障京津冀城市群1.1亿常住人口7天以上农产品供应不断档,提高应对各类重大突发事件的能力,让百姓的餐桌得到守护,让民生物资的供应得到保障。

为了助力乡村振兴,首衡打造了“市场+基地+农户”合作模式。在首衡特大城市应急物资中转站30公里辐射范围内,种植大户可以通过与中转站的稳定合作,原本分散的种植单元被整合为现代化产业矩阵,形成了从品种选育、采收标准、冷链配送到终端销售的完整产业链。

这一举措让首衡中转站构建起双向保障体系:一方面充分发挥资源和平台优势,与周边种植基地建立长期稳定的购销关系,形成订单农业,确保农民种得出、有人收、卖上好价钱;另一方面持续拓展市场与保供项目,吸引商户入驻,扩大蔬菜储备与中转规模,为京津冀地区价格稳定保驾护航。

据统计,目前首衡集团采用这种合作模式带动河北种植面积200多万亩,产量近400万吨,直接带动就业人口近10万人,直接增加周边乡镇居民年收入8万-10万元。

随着业务不断拓展,首衡集团正将合作种植基地范围扩大到100公里半径,计划培育百万亩标准化种植区。通过引进新技术、培育千名新型职业农民,着力打造从种子到筷子的全产业链闭环。

如今在这种双向奔赴之下,首衡高碑店市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入驻商户8700余户,近70%供应北京、天津,早已成为京津冀地区最大的“菜篮子”。2024年首衡高碑店市场果蔬实现年交易量1910万吨,交易额1410亿元,自2021年以来连续被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评为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百强第一名。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精彩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