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背景下,超百只碳中和概念股站上风口,也给相关上市公司带来了机遇,相关上市公司已经开始有所动作。其中,光伏发电企业、林业资源企业分别可通过出售碳排放、林业碳汇等方式实现收益,部分公司也在研究碳捕捉技术,也有上市公司开始与碳排放交易所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开展林业碳汇项目等。另外,今年7月,全国碳市场已经正式启动,这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一步。多家上市公司负责人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未来随着碳交易市场相关细则的出台,行业内全链条也将衔接启动。
多行业上市公司参与其中
光伏、林业、钢铁、环保、新能源等多个行业上市公司已积极投身碳交易市场。
所谓碳交易,指的是碳排放配额(CEA)交易,这是为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促进温室气体减排所提出的将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商品进行交易的市场机制。自碳中和、碳达峰提出后,相关行业上市公司积极探索,涉及光伏发电企业太阳能、林洋能源等,还有林业资源企业岳阳林纸、平潭发展等,环保企业龙净环保、绿茵生态等。
其中,近期,绿茵生态披露公告称,公司与荣程集团签属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加强在碳汇领域合作,通过自身行业资源及优势共同开发碳汇资源,包括碳汇项目的获取、碳汇指标的积累、碳汇指标的交易等方向。
龙净环保也表示,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公司发布《龙净环保减污降碳战略行动纲要》,聚焦“工业环保服务+城市环保服务”两大核心业务板块,筹划七大“减污降碳”专项行动。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除了目前参与企业之外,也有企业正积极加入。诸如,11月30日,赛福天发布关于对外投资暨签署增资协议公告显示,公司与无锡新聚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聚力”)及其全体股东签署了《增资协议》,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700万元认购新聚力新增注册资本700万元。
对于增资标的原因,赛福天坦言,在“双碳”背景下,新能源已成为政府政策发力和企业积极布局的新产业方向,本次对标的公司进行增资符合国家对新能源领域战略布局,系公司战略执行的重要一步。
另外,今年7月16日,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根据全国碳市场总体设计,纳入全国碳市场的高能耗行业有八个,包括电力、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金属、造纸、民航等。未来,伴随着碳交易规则,参与门槛、参与方式的明确,行业内全链条启动在即。
碳中和概念股已达126只
今年以来,碳中和概念股在资本市场上斩获了一波又一波关注度,相关概念股已达126只。
经Wind统计,截至目前,碳中和概念股共有126只,涉及工业、材料、半导体、光伏、新能源等多个行业,其中也有不少个股在今年遭到过市场爆炒。
诸如长源电力,公司股价在今年3月10日-4月12日这23个交易日斩获了多个涨停板,区间累计涨幅高达214.62%,而同期大盘涨幅仅0.15%。
此外,华通热力则在今年4月底股价迎来一波热炒,经统计,在4月27日-5月31日这22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区间累计涨幅达52.82%,同期大盘涨幅5.43%。
从目前126股的总市值来看,截至12月1日收盘,宁德时代居首,达1.57万亿元,也仅这一股总市值在万亿元以上,其次是比亚迪、长城汽车,两股总市值分别为8888亿元、5344亿元;总市值超千亿元的还有隆基股份、长江电力、阳光电源等29股。
总市值最低的是中环装备,为31.02亿元,总市值在40亿元以下的还有科林电气、中能电气、和顺电气、龙源技术4股。
光伏、林业未来收益可观
在整个碳交易市场中,光伏、林业未来收益可观。
首先来看光伏发电企业,目前市场上比较热的是三峡能源、太阳能、林洋能源、中利集团等。资料显示,三峡能源今年6月10日刚刚登陆A股市场,公司的主营业务为风能、太阳能的开发、投资和运营。
目前,三峡新能源已投产陆上风电项目遍及内蒙古、新疆、云南等22个省区,在内蒙古四子王旗建成了当期国内乃至亚洲单体规模最大的陆地风电项目(40万千瓦),已投产光伏项目遍及甘肃、青海、河北等18个省区,在安徽淮南建成了全球最大采煤沉陷区水面漂浮式光伏项目(15万千瓦)。
如果未来可以顺利出售碳排放指标,三峡能源收入可观。
太阳能则是国内装机容量最大的太阳能发电企业,中利集团子公司也是光伏发电核心企业,林洋能源则主要从事智能、节能、新能源三个板块业务,其中,新能源板块主营业务为开发、投资、设计、建设、运营及服务各类分布式光伏电站,包括大中小型工商业屋顶电站、地面分布式光伏电站、光伏建筑一体化、光充储微网等。
林洋能源也表示,考虑到我国将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光伏将有非常可观的增长空间,我国光伏产业增长空间十分巨大。未来在多重风口下,光伏产业将继续从规模到质量上向前大步前进,为我国在规定时间内实现碳目标做出重大贡献。
除了光伏企业之外,林业资源公司未来可以通过出售林业碳汇获利,而林业碳汇也被市场视为最重要、最有效的碳汇。
经梳理,目前A股拥有林业资源的上市公司包括岳阳林纸、平潭发展、青山纸业、福建金森、永安林业、康欣新材等,其中康欣新材目前拥有约139万亩林地资源,平潭发展经营林区近90万亩(含委托代管林地面积),按照30元/吨左右的碳汇交易价格,上述公司都将有不菲的收入。
另外,林业资源上市公司康欣新材近期就表示,将密切关注碳汇范围、计算方式、交易方式等相关细则的出台情况。(记者马换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