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用好多种货币政策工具 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问题
农村金融时报 | 2022-01-13 08:04:02

日前,人民银行举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和绿色金融新闻发布会。人民银行货政策司司长孙国峰在发布会上表示,2021年以来,人民银行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实施稳健的货政策,灵活精准、合理适度、以我为主、稳字当头,货政策前瞻、精准、有效进一步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进一步加大。

他透露,截至2021年11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8.9万亿元,同比增长26.4%。11月新发放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均利率为4.98%,比2020年12月下降0.1个百分点。11月末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小微经营主体约4300万户,同比增长35%,普惠小微贷款实现量增、面扩、价降。

小微企业融资保持“量增、面扩、价降、结构优化”

2021年以来,人民银行会同相关部门落实已出台的各项政策,及时研判经济形势,研究谋划新的金融支持措施,积极支持广大中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具体介绍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综合运用降准、再贷款、再贴现等政策,保持流动合理充裕,为中小微企业融资营造适宜的货金融环境。实施好两项直达实体经济货政策工具,缓解中小微企业资金压力。

二是开展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督促银行优化内部资源配置和考核激励机制,强化科技手段运用,加大首贷、续贷、信用贷款支持力度,推广主动授信、随借随还贷款模式,更好地满足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

三是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便利度,建立完善供应链金融政策框架和基础设施,建设供应链票据台,推广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台,提高中小微企业应收账款流转效率。1-11月共支持2.3万家中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1.8万亿元。

四是继续发挥“几家抬”合力,加强与财政、工信、市场监管等部门协调合作,继续强化贷款风险分担补偿、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建设。“总的来看,2021年以来银行体系流动合理充裕,金融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小微企业融资继续保持‘量增、面扩、价降、结构优化’的良好态势。”邹澜说。

用好多种货政策工具 提高供应链融资可得

2020年以来,面对疫情冲击,人民银行坚持长短结合、标本兼治,不断完善中小微企业金融支持政策体系,加大对受疫情影响的重点行业企业支持,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问题,促进市场主体发展壮大。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国内疫情多点散发,中小微企业资金紧张进一步加剧。”邹澜表示,下一步将重点突出一个“实”字,在已有的政策框架下,进一步深入推进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用好多种货政策工具。邹澜表示,做好两项直达实体经济货政策工具的接续转换,运用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贷款投放,继续增加首贷、续贷、信用贷。

二是持续开展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邹澜提出,要推动金融机构继续优化内部政策安排,强化金融科技赋能,增强客户识别、信用评价、贷款定价及风险管理能力,改进完善贷款尽职免责内部认定标准和流程。支持金融机构发行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券。

三是提高中小微企业供应链融资可得年来小微企业的应收预付账款问题比较突出,各方面反映比较多。适度的商业信用是市场经济活动里的正常现象,也反映出企业与企业之间长期的合作关系和相互信任。但超出一定限度可能就变成问题,或对小微企业的盈利和流动带来较大影响。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打算重点从几个方面予以解决。首先要配合相关部门继续开展清理拖欠中小企业账款专项行动,保障中小微企业权益。其次是发挥供应链票据台、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台、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作用,便利中小微企业融资。也就是说,从占款在适度范围内的正常、对问题解决的长期来说,我们将重点做好应收账款融资,把占款对中小企业流动的影响降到最低,不至于影响小微企业的生存。同时,规范开展供应链金融创新,解决中小微企业缺乏抵押物的问题。这也是在科技发展的大背景下,更好地发挥数据要素在商业信用、金融信用活动中的积极作用,努力形成供应链上大企业、小企业、金融企业和科技服务企业共赢的局面,提高经济循环整体效率和质量。”邹澜说。

四是推动完善中小微企业融资配套机制。邹澜表示,加强政银企对接,构建常态化、便捷化、网络化对接机制,扩展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共享覆盖面,提升服务效率和精准度;推动更好发挥政府融资担保作用,加大贷款贴息和奖补,为中小微企业融资增信分险。各方面对政府融资担保机构的期待还是很高的。

“从调研来看,有部分政府融资担保机构代偿率和覆盖面相对比较低,这反映出这些机构经营审慎,风险防范意识强,能保证可持续经营。但和银行体系相比,代偿率低、覆盖面低,说明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对未来整体提升小微企业融资,还能发挥更大作用。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和相关部门配合,共同推进这项工作。”邹澜说。(记者 张艺良 见记者 杨怡明)

精彩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