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行业两巨头最近矛盾升级。爱康国宾提出私有化要约,结果半路杀出一个美年大健康有意出手收购。正当国内体检行业两大巨头因为私有化事件吵得不可开交之时,2月24日,爱康国宾突然召开新闻发布会称,已经在今年1月份发起了对美年大健康及其管理人员的民事诉讼,并索赔5000万元,理由是对方存在“侵犯商业秘密行为”。双方矛盾再度升级。2月25日,美年大健康发声明回应称,目前是美年大健康参与爱康国宾私有化进程的关键时期,此时爱康国宾提起诉讼,或为蓄意炒作并试图干扰收购。
体检行业两巨头再“开打”
2月24日晚,爱康国宾发公告称,2016年1月,爱康国宾对美年大健康原管理人员牟某、美年大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美年大健康产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美年医疗门诊部有限公司、广州市美年大健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侵犯商业秘密行为提起了民事诉讼,要求赔偿所有损失合计人民币5000万元。目前,北京市朝阳区法院已经受理。
爱康国宾指出,2014年开始,爱康国宾陆续出现团体客户大面积异常流失现象,竞标成功率开始远低于往年及同期全国平均水准。2014年7月,爱康国宾聘请的网络安全专家经调查发现,广州地区的业务系统遭到侵入,经营信息遭大量盗取,并锁定侵入者为美年大健康的销售负责人牟某。经爱康国宾报案,牟某在2014年11月27日被刑事拘留,并于2016年1月被判犯侵犯商业秘密罪,处有期徒刑1年零4个月。
爱康国宾认为,牟某作为美年大健康的管理人员,其与经营相关的一切行为均代表美年大健康,因此爱康国宾决定将牟某及美年大健康诉诸法庭。
私有化事件致矛盾升级
值得注意的是,爱康国宾起诉美年大健康的时间点正是双方因私有化一事而矛盾不断升级之时。
2015年8月31日,爱康国宾董事长张黎刚与私募基金方源资本组团,准备以17.8美元/ADS的价格,对在纳斯达克上市仅17个月的爱康国宾提出私有化。
2015年11月29日,刚刚与美年大健康完成资产重组的江苏三友宣布,其将联合平安、红杉、太平等资本机构,向爱康国宾发出一份“无约束力”的私有化要约,要约价格为22美元/ADS,比张黎刚买方团的报价高出23.6%。
不过,爱康国宾董事长张黎刚多次表示,不会将自己拥有或控制的股票出售给任何第三方,并指对方在爱康国宾私有化进程的关键时刻发出竞争要约,“无疑是敌意的,也是恶意的”。张黎刚还抛出“毒丸计划”,试图以提高收购难度与代价的方式,阻挡美年大健康的迅猛“攻势”。
之后,美年大健康分别于2015年12月14日、2016年1月6日,两番将要约价格加至23.5美元/ADS、25美元/ADS。
与此同时,爱康国宾1月份也宣布,此前由张黎刚牵头组成的私有化财团加入了新成员,包括阿里巴巴、中国人寿等6家机构,但并未公布新的要约收购价格。
资料显示,2014年国内前三大体检公司美年大健康、爱康国宾、慈铭体检体检人次分别为528万、360万、200万。去年江苏三友宣布收购国内体检行业排名第三的慈铭体检72.22%股权后,“三足鼎立”变“双雄争霸”。
美年指责起诉意在阻挠收购
正值爱康国宾和美年大健康因私有化事件而矛盾不断的关键时期,对于爱康国宾此刻提起诉讼,昨日,美年大健康发声明指责对方存在恶意关联及蓄意炒作行为,“将保留对恶意歪曲事实的行为行使追诉的权利”。
对于起诉一事,美年大健康方面表示,美年大健康产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及下属广州子公司已经收到了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的民事传票和诉状。但其声明称,从未参与任何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也反对员工从事违背商业道德的行为,并表示对于不实指控,该公司坚决应诉并保留一切反诉的权利。
不过,爱康国宾对媒体回应称,诉讼无关私有化事件,两件事并无因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