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宋为群:中国不应仅是增长引擎,更应是创新引擎
中国网财经| 2022-01-07 12:00:07

共同富裕是中国长久以来的夙愿与追求,实现这一目标需汇聚各方力量,久久为功、善作善成。那么,在推进共同富裕的事业中,跨国公司能做什么?

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强生全球资深副总裁宋为群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改革开放40多年来,跨国公司既是中国经济的参与者,也是贡献者和获益者。在中国新发展格局的当下,跨国公司助力共同富裕大有可为。

那么,共同富裕如何影响跨国公司在华发展?

在宋为群看来,共同富裕可以分成两部分理解:富裕是目标,共同是手段。为此,必须加快建立本土创新生态体系。

“中国不应该仅仅成为增长引擎,更应是创新引擎。”宋为群说,为加快本土创新生态体系建设,强生两年前在上海建立了强生孵化器JLABS,为初创企业提供拎包入住式的服务,帮助他们孵化。同时,强生在中国建设了创新中心,是全球四大创新中心之一。

强生公司日前宣布将通过三大战略、六大举措支持中国的共同富裕目标,成为首个宣布具体战略支持中国共同富裕的跨国医疗健康企业。其中,“助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首当其冲。作为全球最大的医疗健康企业之一,强生表明,未来中国的二线、三线、四线乃至五线基层将为其提供重要的市场机会。

宋为群说,随着国家推进共同富裕的各类举措出台,不仅将进一步缩小地区收入和消费差距,也将加速优质医疗资源向中小城市以及基层的下沉。

就医疗健康行业来说,宋为群认为,在共同富裕之路上,外资医疗健康企业将迎来三方面机遇。

一是政策端改革持续发力。随着国家医疗改革深入,许多创新医药产品可以通过合理的价格惠及更多百姓,享受高质量医疗服务的可负担性也正在不断提高。这些都充分彰显了政府推动医疗改革的决心和行动力,令从业者感到振奋。

二是百姓需求日益多元下沉。相信随着国家推进共同富裕的各类举措出台,将加速优质医疗资源向中小城市下沉,越来越多中小城镇的居民不用再奔波到大城市就医,而在家门口就可以获得全方位、全周期的高质量的医疗健康服务。当然,这也对广大二线、三线甚至四五线城市医疗机构人员的医疗服务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三,供给端创新合作大有可为。强生将不断加强对本土研发以及高端制造能力的投入,并且联动本土合作伙伴,通过打造开放式的创新生态合作体系,加速中国医疗事业的本土创新步伐。同,时推动本土创新成果的加速转化,以创新推动中国高质量医疗体系的建设。

对于跨国公司来说,这是市场机会,更是艰巨挑战。“医疗健康是共同富裕中的重要一环。促进‘病有所医’,让老百姓看得起病、用得上药,让14亿中国老百姓强健起来、富裕起来,值得包括外资企业在内的整个医疗健康行业不断开拓进取、砥砺奋进。”宋为群说。(完)

精彩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