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把握发展新常态,“一破一立”推进政策集成。紧紧抓住“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等战略机遇,实施更加积极有效的财政政策,注重合力调整政策力度和着力点。贯彻国家结构性减税和我市“清费减负”31条降成本政策,释放更大减负效应。立足“十百千万”工程,提升财政支持实体经济力度。持续加大对引资、引技、引智的投入,整合优化系列扶持政策。坚持市场导向,发挥政府产业基金的乘数效应和PPP模式的共赢优势,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完善财税差异化扶持倒逼政策,深化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办法,清理规范财政竞争性领域的政策和资金,推进“大拆大整”,引导产能过剩企业主动去库存、去产能。
二是谋求管理新作为,“一扩一节”统筹资金集成。认真做好财税工作“加减法”,强化绩效理念,提高理财效益,算好“经济账、平衡账”。盘存量,加快预算执行进度。建立预算执行情况每月通报制度,并对预算执行率偏低的单位启动约谈。同时,建立存量资金规模与预算安排挂钩机制,倒逼单位加快预算执行。扩增量,按照精算平衡原则,探索财政资金保值增值渠道,持续深化公款竞争性存放。节成本,积极向上争取债券额度,做好存量债务置换,不断减轻推动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成本压力。
三是引领改革新风向,“一放一管”实现服务集成。立足提升百姓获得感,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启动 “添翼工程”,依托实物流、信息流、数据流,努力打造互联网+政务服务集成先行区。加快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减少审批事项,争取更多项目实现“零上门”。强化与国土、住建等部门沟通,实现涉税信息实时交换,将服务从“网上”拓展到“掌上”,从“面上”深入到“点上”。推进“互联网+财税”深度应用,扩围统一公共支付平台缴纳事项,实现行政事业单位全部收费项目统一公共支付平台支付渠道全方位覆盖。同时,完善线上线下服务平台建设,提供“一对一、面对面、点对点”的高效精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