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包河区加快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民生工程 取得初步成效
| 2017-07-18 16:54:43

今年以来,包河区加快推进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民生工程,着力打造“金色拐杖”养老服务品牌,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是改革公办养老机构运营模式。通过公开招标,规范骆岗敬老院、康园敬老院“公建民营”社会化运营,支持社会力量运营公办养老机构,在满足五保老人入住的基础上,向社会开放。加快推进农村五保供养机构转型升级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投入1500万元对大圩敬老院进行升级改造,打造全区五保供养社会福利中心。试点设立“特护区”,对失能、半失能五保老人开展专业护理服务。新增医疗康复、特护、监控等功能。

二是加强民办养老机构的扶持与管理。对民办养老机构分别给予一次性建设补贴、运营补贴、贷款贴息补贴。对租赁敬老院用于非营利性养老服务的免收三年房屋租金。同时,包河区出台《包河区扶持产业发展“1+6”政策体系》,把养老服务列入现代服务业予以重点扶持,对新设立的民办养老机构最高给予100万元扶持资金。

三是大力推进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目前,全区共有社区养老服务机构221个。其中,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47个,老少活动家园68个,老年活动中心(室)49个,老年学校(大学)46个、社区食堂11个。今年政府购买47名专业社工和77名社区为老服务辅助岗位,使老年社会工作融入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此外,包河区科学规划社区“两级中心”建设,即社区中心和睦邻中心建设,于2016年底率先在十五里河片区、滨湖新区规划建设社区“两级中心”,用于养老专用面积分别不低于1500平方米、300平方米。

四是扎实推进医养融合发展。加强农村敬老院与街镇医疗机构的合作,加强医护力量,开展设立特护区试点。养老机构内设的医疗机构,符合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定点条件的,纳入定点范围。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委托社会组织上门提供医疗保健服务。建立养老机构和综合医疗机构医联体,通过双向转诊机制,帮助有就诊需求的老人第一时间到医院救治。从2017年开始开展为期三年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签约居民提供包含12大类46项无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5类11项有偿服务。

精彩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