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余杭区加快推进企业上市工作 着力打造上市企业的“余杭板块”
| 2017-07-24 16:06:05

近年来,余杭区把企业上市作为经济工作的主抓手,进一步加快推进企业上市工作,着力打造上市企业的“余杭板块”。区国税、地税和财政三部门针对上市(拟上市)企业,联合打出“五定”组合拳,助推余杭企业加快上市发展步伐。相关做法既获得了上市(拟上市)企业的广泛好评,也得到了上级税务部门主要领导的高度肯定。截止目前,余杭区的上市企业总数已达19家,新三板挂牌企业达58家。其中,2017年上半年新增上市企业7家,新增数量位居全省各县(市、区)第一。

一、“定责”落实,明确培育扶持职责。区国税、地税和财政三部门联合将“服务上市(拟上市)企业”列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指明责任部门及责任人,进一步明确扶持上市(拟上市)企业工作职责。其中,区国税局明确“对区内已上市和上市培育企业每年上门走访服务不少于1次,税收优惠政策落实率达到100%”的考核内容,并落实分管领导和责任部门;区财政和地税部门按照绩效考核中有关服务大企业的考核指标,落实领导和部门责任。同时,三方还针对大企业管理与服务的绩效考核内容,共同做好区内华立集团等千户集团税收数据管理、风险分析和应对和经济数据分析等工作,帮助上市及培育企业健康成长,严密防控上市(拟上市)企业的政策风险和制度障碍。

二、“定点”联系,搭建高层对话机制。为进一步确保扶持力度,提升扶持精度,区国税、地税和财政联合对全区上市(拟上市)企业实施定点联系制度,由局领导带队,定期走访定点联系企业,搭建起“税企政”三方高层定期对话机制,及时解决企业经营、上市中的难点问题。近年来,通过定点联系制度,帮助解决了老板电器公司电子发票申请、贝达药业公司赠送药免税、西奥电梯公司营改增处理等一系列涉税问题。同时,三家部门还将定点联系范围由企业扩大到特色小镇、创业园区,通过深入梦想小镇、人工智能小镇和华立企业园区等,帮助企业分析经营业态和适用政策,及时解决企业相关问题。截至6月底,国地税和财政三家领导班子成员已带队走访服务已上市和上市(拟上市)企业120户次。

三、“定员”对接,畅通常态服务渠道。区国税、地税和财政三部门分片区,分别指定基层单位业务骨干“定员”对接上市(拟上市)企业,通过建立专属微信群,坚持定向收集原则,强化与企业的常态化沟通,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马上解决。近年来,通过“定员”对接渠道,及时解决了贝达药业公司的研发费费用化转资本化、春风动力公司的研发费归集调整、万通智控公司的境外赔偿处理等问题。又如浙江海普顿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受市场和担保公司影响,出现融资难题,在对接“定员”了解情况后,及时向上汇报,由区财政通过余杭产业基金的及时注资和“投贷联动”的放大效应,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目前该公司已成为余杭区上市培育企业,预期今年将在新三板挂牌上市。

四、“定向”辅导,专题推进优惠落实。区国税、地税和财政组建联合宣传服务队,深入企业、高新园区和特色小镇,结合上市(拟上市)企业产业举办各类政策宣讲会,分别由国税部门辅导企业应享尽享国家鼓励高新技术、节能环保、支持金融资本市场、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收优惠政策,地税财政部门辅导土地增值税、国际税收、个人股权转让等内容,确保上市(拟上市)企业尽享税收优惠。截至今年6月底,国地税两家已为全区118家上市(拟上市)企业(包括新三板)办理税收优惠减免10.75亿元(其中,国税减免5.02亿元,地税减免5.73亿元),减轻了企业税收负担,提高了企业盈利能力,为企业发展壮大注入了活力。

五、“定制”服务,满足企业个性需求。区国税、地税和财政三方针对上市(拟上市)企业服务需求,认真落实“放管服”改革的各项要求,大力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简化办事流程,缩短办理时限,对上市(拟上市)企业需办理的变更税务登记、涉税资格认定、资信证明等业务实行专人对接,当场办结。尤其是针对企业改制上市过程中经常遇到的资信证明,国税、地税、财政三家与市场监管局、科技局、经信局等信用审核部门建立部门协作机制,将原先由企业到各相关部门自行取得证明的方式,改为部门联合函查方式,对资料进行统一传递、统一审核、统一回复。截至今年6月底,已通过该协作机制,为上市(拟上市)企业出具资信证明67户次。同时,针对阿里巴巴等上市企业财税业务面广量大的特点,三方联合订制“阿里专服”,即设立阿里纳税申报及咨询绿色通道,由属地分局班子成员作专职咨询员,在分局设立阿里专窗,并为其提供全方位的个性化服务,帮助培育孵化更多的阿里系上市公司。

精彩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