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运城市财政系统四项工作大力支持经济社会发展
| 2017-08-04 16:53:44

今年以来,运城市财政局牢固树立“大财政”理念,狠抓培育财源体系、强化财政保障、创新投融资机制、规范财政管理四项工作重点,努力为“大运城”建设提供坚强的财力保障。

一、当好“大管家”,培育财源体系,保持财政收入增长中高速

运城是人口大市、财力小市。面对保基本、保战略的繁重任务,财政部门把狠抓组织收入、积极争取支持、培育壮大财源作为“大管家”的基本职责,迎难而上、奋力拼搏。

(一)狠抓组织收入是基础。市财政局为此打出了一套“组合拳”。一是横向互动抓收入。7月初,由市财政局牵头建立的全市经济运行信息共享平台试运行,实现了发改、财政、经信等10个部门相关信息的共享互补。通过运用大数据技术,财政部门能够更加准确地掌握经济形势、收入趋势,能够及时发现和研究解决问题,不断强化组织收入的部门合力。二是上下联动抓收入。去年8月以来,财政部门牢固树立“市县财政一盘棋”的理念,定期召开市县财政局长座谈会,提升工作合力。市局班子成员与科长分片包县,深入一线帮扶企业,提高企业的税收贡献。三是推进税改抓收入。税收是财政收入的基石,税改是涵养财源的保障。财政部门大力支持国税地税联合办税、联合管理服务等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工作,不断创优税收征管环境,降低税收征纳成本,提高税收征管效率。

(二)积极争取支持是保障。财政部门坚持超前思考,吃透政策,及时对接,争取中央、省在转移支付、新增债券等方面对我市给予更大支持。据悉,我市争取的转移支付规模多年来位于全省前列,特别是争取的市本级转移支付规模占全省市本级转移支付规模的一半以上;今年全市争取新增债券22.88亿元,比去年增加1.88亿元。

(三)培植财源是关键。财政部门大力支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挖潜增效,壮大主体财源;支持汽车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培育新型财源;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打造优质财源。通过培育扶持,大运、建龙等一批战略性支柱产业企业正在茁壮成长。今年上半年,大运公司上缴税金3.7亿元,是去年全年纳税额的7倍。一系列举措取得明显效果。上半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6.7亿元,同比增长13%,确保了财政收入增长保持中高速、全省排位保持中游。

二、当好“大保姆”,强化财政保障,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抓收入,是为了惠民生。面对我市“吃饭型”财政的现状,财政部门坚持刀尖向内、理财为民,每年确保80%以上的财政资金用于民生支出。落实国务院“约法三章”成效明显。特别是市本级“三公”经费连续4年下降,从2013年的8000万余元,下降到2016年的3000万余元。今年,市级财政对预算安排的机关运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一律按照20%的比例进行压减。6月27日,全市优化营商环境暨农村环境整治大会结束后,市财政局立即研究资金保障措施,从压减的一般性支出中安排3500万元,有力保障了此项工作迅速开展。

(一)脱贫攻坚是民生第一工程。市财政充分发挥政府投入在扶贫开发中的主体和主导作用,市级预算今年安排专项扶贫资金3000万元,是去年的3倍,确保年度财政扶贫资金投入总量和增幅“双增长”。

(二)精准扶贫,需要精准发力。为了避免扶贫资金“撒胡椒面”,市财政在5个贫困县开展涉农资金整合工作,集中财力办大事、集中精力解难题。目前,已整合资金1.3亿元,主要投向村道路建设、安全饮水工程、文化活动场所、集体经济发展等项目。

(三)教育是百年大计,更是贫困家庭脱贫的希望所在。财政部门坚持资金向贫困地区倾斜,去年拨付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专项资金近1.6亿元,今年上半年又拨付约6600万元,不断改善贫困地区办学条件,让贫困家庭的孩子有学上、上好学。

(四)群众利益无小事。财政部门努力克服资金困难,积极优化支出结构,按要求完成各项提标工作,提高城乡低保标准;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和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标准;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让公共财政像阳光雨露,温暖滋润每一名群众。

三、当好“大工匠”,创新投融资机制,架好社会资本支持区域发展的“桥梁”

去年以来,市财政局跳出财政看财政,着眼服务大局,以“大工匠”精神,大力推进财政投融资创新,架好社会资本支持区域发展的“桥梁”。2016年是我市产业引导基金的起步之年。一年来,我市已成立3支子基金——规模3亿元的教育信息化子基金、规模2亿元的中小企业创投子基金、规模4亿元的运芮医药产业基金。目前,中小企业创投子基金已对国强高科、寰烁科技、晋诚铝合金进行了投资;教育信息化基金对标的企业也做出首笔投资,有力支持了产业发展。今年,市财政局将再设立两支子基金,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推进“大运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中原供给侧改革调整基金”早日设立,引导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公共基础设施关系城市品位、影响百姓生活。今年以来,市民服务中心、体育公园等一批重点工程加紧施工,中心城市副中心正在加速形成……。城建热火朝天,资金如何保障?市财政局主要采取了两种措施,一是争取债券10亿元,支持中心城市重点项目建设;二是对城建项目分类打包,通过PPP模式解决。截止7月底,我市共储备了20个PPP项目,总投资约290亿元,已有7个项目列入了省级以上示范项目。其中,市本级PPP项目有5个,用3亿元的财政资金撬动50亿元社会资本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市民服务中心、姚暹渠综合治理项目、市集中供热二期工程、盐湖区大西高铁客站周边片区项目均已开工,文化艺术中心项目正在前期筹备。此外,市财政局与北京首创资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作设立的“运城市改善城市人居环境PPP投资引导基金”正在筹备中,有望撬动社会资本100亿元,重点用于城市水、气、路、绿化、管网等市政基础设施领域。同时,市财政局成立了运城市财源融资担保公司,逐步建立市级融资担保体系,助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四、当好“大掌柜”,规范财政管理,把每一分钱用在“刀刃”上

财政资金不是“唐僧肉”,“大掌柜”要管好钱。财政部门扎实做好预算绩效管理、财政评审、财政监督检查、规范政府采购等各项工作,努力让每一分钱花在关键处、用在“刀刃”上。

(一)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就是要进一步增强“花一分钱、担一份责、讲一份效”的绩效责任意识,建立“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问责机制,确保好钱花好、好事办好。今年,市财政局将实现市级所有财政资金项目支出绩效目标全覆盖。

(二)对所有财政投资的项目,财政部门都严格执行“先评审后预算、先评审后招标、先评审后拨款”的财政评审制度。2016年,全市共评审项目1259个,核减资金6.8亿元。同时,重点对专项资金、非税收入、预决算开展财政监督检查,把日常监督与专项监督、内部监督与审计监督、本地监督与省厅监督相结合,多措并举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三)以公开公平公正为原则,规范政府采购,打造“阳光下的交易”。财政部门严格执行全省统一的集中采购目录及限额标准,确保招标信息100%向全社会公开。2016年1月至今年6月,全市政府采购共节约资金4.5亿元,资金节约率为9%。

(四)会计是记录经济活动、规范经济秩序的基础性工作。作为会计行业的主管部门,市财政局成立了会计服务中心,重点抓好中小企业的会计人员培训和业务水平提升,促进企业规范经营活动,及时预测、防范企业经营风险,为全市经济增长中高速提供强有力的基础保障。

(五)财政部门加大预决算公开力度,在运城政府门户网站设立了公开专栏,实现了政府预决算和188家部门预决算全公开,积极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建立预算支出联网在线监督平台,可实时对各预算单位的财政资金收入支出明细、收支结余情况进行跟踪,主动接受人大和上级监督,努力实现财政公权力在监督中规范、在阳光下运行。

打造“大财政”,是建设“大运城”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基础。市财政局将以“大财政”理念为引领,努力打造学习型、规范型、创新型、服务型、高效型、廉洁型的“六型财政”,全力以赴保障“大运城”建设。

精彩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