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桐乡市多措施打造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新模式
| 2017-10-13 14:11:24

一、以预算编制和资金使用为切入点,开展财政涉农资金整合

我市对涉农项目资金整合做到“横向并盘,纵向拼盘”。横向并盘,就是在同行政级次内,凡是已有相近项目的,不论部门内还是部门间都要坚决不再设立新项目,不要只看名字叫什么,要看本质是什么,只能将相应的资金并入已有的项目资金盘中统一使用。纵向拼盘,就是在不同行政级次间,只要上级已经设立了相近的资金项目,就不再设立新的项目,只能在原项目的基础上调整实施规模和范围,将本级财政资金加入到上级项目资金盘中进行统一使用。

二、以财政支农政策体系为导向,推进财政涉农资金整合

2015年,我市被列为浙江省农业三项补贴政策综合改革试点县市,为此为契机,我市推进制度创新,调整完善农业补贴政策,提高补贴精准性、有效性。我市对各类粮食补贴进行整合,把粮油种植大户直补、粮食生产机械化作业环节补贴(包括水稻机插和粮食作物统防统治)、水稻集中育秧补贴等资金,统一归并为粮食适度规模经营补贴。补贴政策目标为支持和引导粮食生产的适度规模经营,提高生产组织化程度。整合后的资金主要用于:一是补大户。对全年稻麦复种面积50亩(含)以上的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经营主体,按稻麦实际种植面积给予每亩110元的直接补贴,引导规模种粮主体采用机械化栽植(育插秧、机直播)、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等先进适用技术和优良品种。二是补服务。对为散户粮食生产提供水稻机械化栽植(育插秧、机直播)服务且面积达到100亩(含)以上的粮食生产专业化服务组织,采用“以奖代补”方式,给予每亩50元的补助,主要用于散户农机作业服务费减免;对为散户粮食生产提供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且面积达到200亩(含)以上的粮食生产专业化服务组织,采用“以奖代补”方式,给予每亩50元的补助,主要用于散户参加统防统治服务费减免。补服务政策与补大户政策不得同时享受。2016年,我市粮食适度规模经营补贴涉及大户367户,补贴总面积124,314.96亩,发放补贴资金13,674,645.60元。

三、以主导产业、试点区域、重大项目和重点问题为平台,运作财政涉农资金整合。

一是搭建以主导产业为载体的整合平台。找准和强化全市的农业主导产业的重点,集中投入,使主导产业做大做强。按照“一次规划、分项实施、逐年建设、滚动发展”的要求,整合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农业产业化资金、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和农村土地整村流转项目补助资金等,集中投入现代农业综合区和主导产业示范区建设,重点支持公共基础设施、生产设施装备、种子种苗、科技推广和贷款贴息等环节,加快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2016年整合财政资金3,069.57万元。如位于石门镇的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内的“桐乡市联翔食用菌有限公司”,2015年至2017年整合实施了省级生态循环农业项目(水稻秸杆收储仓库建设项目)、省级区域性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建设子项目(双孢蘑菇培养料标准发酵隧道建设及栽培智能控制建设项目)和桐乡市级主导产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蘑菇工厂化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4,000多万元,整合投入各级财政资金近1,000万元。项目实施以来,由于其生产技术科学合理、机械化程度高、智能控制技术先进,符合行业导向,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亩均年产值86万元,亩均年净收益1.5万元,相比效益较高,并新吸纳劳动力30人。

·

二是搭建以试点区域为载体的整合平台。在试点区域集聚各类资金资源,大胆探索创新,力争做到扶一块,成一块,确保取得示范带动作用。近两年来,我市以新型农业现代化“一镇三村”(石门镇、崇福镇城郊村、洲泉镇马鸣村以及大麻镇海华村)试点为突破口,全力发展农庄经济、农场经济、庭院经济,全力打造新型农业现代化示范点。2016年“一镇三村”新型农业现代化公共性(公益性)建设项目整合各类财政资金2,650万元。目前,多个特色农业项目已陆续完成建设,新型农业现代化初见成效。2016年底,由凤凰网和浙江省旅游局联合主办的“诗画浙江美丽乡村——浙江十大最美乡村”评选活动结果揭晓,我市洲泉镇马鸣村位列其中,成为嘉兴市唯一入选的乡村。

三是搭建以重大项目为载体的整合平台。本着循序渐进,分步实施的思路,对重大项目集中投入。我市依托“美丽乡村建设”平台,整合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农村综合改革示范项目资金、农村小型公益设施建设资金、农村造地改田资金、农房改造集聚资金、村庄整治扩面提升工程资金、省级中心村资金、历史文化旅游村资金、美丽乡村建设先进镇创建资金、死亡动物无害化处理资金、城乡环境卫生“四位一体”长效保洁资金、森林桐乡建设资金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资金,集中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农村环境整治、农房改造集聚和农村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等建设,2016年整合财政资金达9.30亿元。10年前崇福镇店街塘村还是桐乡市级经济薄弱村,2012年,店街塘村首次摘掉了市级贫困村的帽子,如今,碧水和绿树成为了它的主色调,配色则是各类便民公共服务。近几年来,店街塘村通过实施“中央环保专项资金环境整治项目”“省级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省级小型公益事业项目”等重大实事项目12个,整合了各级财政补助资金约3,000万元,实施了文化广场、文化礼堂、居家养老中心、戏台、游泳池、村级卫生服务站、污水治理、卫生改厕、村道硬化等工程,店街塘村面貌大幅度提升,并成功入选2016年度省级浙江省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

四是搭建以重点问题为载体的整合平台。对群众最关注、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集中投入。我市依托“五水共治”平台,整合江河湖库水系综合整治资金、全国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治理项目资金、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综合整治及水系连通试点项目资金、中央财政农田水利资金项目县资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资金、河湖塘清淤(污)项目资金和畜禽养殖业转产转业资金,合力推进全市水环境综合整治和水资源综合利用,2016年整合财政资金达1.54亿元。

四、以农业项目储备库为载体,规范财政涉农资金整合

我市对支农项目实行以项目储备库为载体的“统一筛选、统一申报、统一管理”,为整合和统筹安排资金、加强支农资金管理提供数据和信息支撑。2015年底我市出台《桐乡市财政农业建设项目储备实施办法》,根据“规划引导、突击重点、结构合理、注重实效”的原则,设立全市农业建设项目储备库。储备项目应符合农、林、牧、渔各产业发展规划和主导产业发展政策以及现代农业优势区域规划布局。涉及多条线的综合性意向型项目,做好牵头协调,组织专家综合评审后分派主业入库。纳入财政扶持的农业建设项目,其立项与补助原则上直接从储备库中择优选取。储备库按“长谋划、宜培育、可储备、能实施”的思路和“优胜劣汰”的理念,实行动态管理。项目储备库建立至今,储备入库的项目60个,其中已立项的35个。

五、以创新资金使用方式为手段,深化财政涉农资金整合

我市创新财政涉农资金使用方式,积极支持农业融资担保机构建立和发展。通过农业融资担保机构,不仅推动了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利用金融资本投入农业,而且促进了与相关财政涉农资金的有效整合。桐乡市财政全额投入3,000万元注册成立了“桐乡市农信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农信担保公司是面向全市种养殖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提供贷款担保的一家国有企业。市财政每年安排50万元担保风险补偿金给担保农信公司,增强农信担保公司抗风险能力。农信担保公司以服务“三农”、支持农民增收为宗旨,主要依托镇、街道产业办或农经中心、村民委员会、农村信用社三方合议组织实施担保授信。农信担保公司成立以来,为全市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良好效果。截止2016年底,已向全市种养户累计提供担保笔数101,101笔,累计担保金额11.47亿元;担保授信户数673户,授信余额14,435.50万元;年末在保户数307户,在保贷款余额8,115万元。随着“订单农业+农户”模式的出现,农信担保公司将依托本地农副产品深加工和资源综合利用为基础的农业龙头企业列为重点支持对象。截止2016年底,农业龙头企业21家,授信5,000万元,占34.64%,户均授信238.10万元。如“嘉兴三珍斋食品有限公司”为我市唯一一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是本地主要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信担保公司给予提供担保1,000万元。三珍斋公司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2016年度实现销售收入4.50亿元人民币,出口创汇1,800万美元,实现利税近3,500万元,同比增长20%;企业通过各种模式的合作,加强与农产品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的挂钩,直接或间接的带动了各地农户13,000户以上。

精彩推荐
热点推荐